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15|回复: 0

党史学习岂容儿戏,红培机构须有序发展

发表于 2021-8-30 14:27:58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来源:中国青年网
     知史明鉴,不忘初心。随着党史学习教育的开展,各地越来越多的红色资源被开发,红色教育效果明显,与此同时,红色教育培训也变得越来越红火。据天眼查显示,我国目前共有4000多家红色教育相关企业。而受制于激烈的市场竞争和不健全的管理制度,行业无序化发展倾向明显。某些红色教育培训机构争抢客源,培训模式粗放,甚至变相引导旅游购物,有违红色教育初衷。一些红色教育培训存在的娱乐化、庸俗化等乱象,也同样不容小觑。
  开展红色教育的初衷,是为了缅怀革命先烈,弘扬革命精神,激励广大党员干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增强党员干部的使命感和责任感。红色教育本应庄重严肃,然而,却出现了身穿红军服浓妆艳抹、抽烟逗乐等现象,以及“不讲正史讲野史”等庸俗化行为,甚至借着红色教育之名,行游山玩水之实,让党性教育失了底色,给红色教育抹黑,影响恶劣。
  剖析红色教育培训乱象的背后原因,红培机构管理不到位不容忽视。事实上,红培教育机构的门槛比较低,一些机构过分看重经济利益,结果缺乏专业理论知识,名至而实不至,甚至不少从事团建、宾馆、旅行社的外行也来“捞一笔”。
  然而,消费者也不是傻子,往往会选择更加正规、得到广泛认可的机构,相比之下,民办机构客户资源少、周转资金不足,一些连生存都成问题。因此有的机构便不顾标准与红线,动起了歪脑筋,让红色教育沦为旅游购物,不仅是带歪了红色教育,更有滋生腐败的危险。
  在红色教育培训发展如火如荼的当下,全面规范管理红培机构更显必要。管好红培机构,应当理顺管理机制,细化相关要求,也可鼓励符合要求的民办机构积极参与,良性发展。规范好红色教育机构的门槛,旗帜鲜明地定好“标准”,标出红线、明确底线,自我完善、自我净化、整改提升。
  同时,对红色教育的内容也可进一步提升质量,在理论课、精品课、微党课等课程上下功夫,并可优化培训方式,不必局限于“吃一顿红米饭、上一堂专题党课、扫一次烈士墓、走一段长征路、看一部红色电影、唱一首红色歌曲”,通过创新形式,让学习效果有所突破。通过规范红色教育培训,进行积极引导,让更多人接受红色文化洗礼,让红色精神代代相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