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843|回复: 0

“老人有权拒绝啃老”只是一个常识

发表于 2011-1-23 10:45:10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继“常回家看看”入法之后,“老人有权拒绝啃老”入法再度引起争议。《江苏省老年人权益保障条例(草案修改稿)》规定:“有独立生活能力的成年子女要求老年人经济资助的,老年人有权拒绝。子女或者其他亲属不得以物业或者其他理由,骗取、克扣或者强行索取老年人的财物”。(1月21日《扬子晚报》)

“啃老”现象在当今中国无疑是一个普遍的存在。据调查显示,我国有65%以上的家庭存在“老养小”的现象,有30%左右的成年人依靠父母为其支出部分甚至全部生活费。地方立法者能够注意到这样的社会现实,在法律条款中明确写入老年人有权拒绝“啃老”,并对违背老人意愿的消极、恶意“啃老”制定罚则,显然是一个顺应时势变化的必要补充。

可是,此举却遭致了很多的非议,有人以不能将家庭道德法律化斥责,有人则认为年轻人“啃老”不是年轻人的错而是社会的错是政府的错,诸如此类,简直就是对当初“常回家看看”入法时相关争议的一种复制。在我看来,这其实是人们对于“有权”二字的过度阐释。试问,站在保障老年人权益的立法角度,老年人难道没权要求子女常回家看看吗?老年人难道没权拒绝子女“啃老”吗?

老人有权拒绝“啃老”,与立法全面禁止“啃老”,显然完全不是一回事。后者意味着“啃老”即犯法,而前者只是意味着老年人对于子女“啃老”拥有自主权和决定权。与“有权”相对的是“无权”;而在“有权”的范畴里,既包含拒绝否定当然也包含理解支持。换言之,这一法律条款,所要禁止的只是那种违背老人意愿的消极、恶意的“啃老”现象。

在所有的“啃老”家庭中,必然存在两种可能:有些是老年人心甘情愿甚至主动付出的,而有些则是老年人根本不愿意却又无可奈何的,其中不乏子女为勒索钱财将父母砍成重伤那样的恶意“啃老”。几日前就曾有媒体报道,北京一位忍无可忍的父亲,起诉欲赶“啃老”女儿出门,但是未获法院支持。只要我们承认,现实生活中确实存在那种让老年人陷入困境的恶意“啃老”现象,那么立法对于此类老年人利益进行保护,就是必要而且恰当的。

有一种错误的观念认为,年轻人“啃老”天经地义,父母的终身职责就是给自己打工,父母生了自己就有义务供养至死。正是在这样的错误观念之下,消极、恶意“啃老”现象频出,而老年人对此根本无计可施,告到法院也基本不获支持,这又更加变相支持了恶意“啃老”。早日将老年人有权拒绝“啃老”纳入法律,并明确相关的法律责任,既是对老年人权益的重要保护,也是对年轻人家庭责任感缺失的纠偏和挽救。

老年人有权拒绝子女“啃老”,说到底只是一个常识;当常识写入法律,本不该引发那么多不着边际的质疑。假如说生活不幸伤害了你,请不要因此就去伤害你的父母;假如说你迫于无奈要去“啃老”,请记得心怀感恩。无论何时,生你养你的父母都是用来孝敬的,而不是用来“啃”的。(舒圣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