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31|回复: 0

拨开官微评论区的云雾

发表于 2021-9-1 14:46:15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原标题:拨开官微评论区的云雾

  8月30日,针对“部分粉丝号恶意组织粉丝到媒体评论区等公共空间刷量控评”现象,微博管理员发文称:“站方秉持维护良好网络生态环境的原则,对此类到政务、媒体官微下寻衅滋事的违规行为,予以坚决打击。”

  拉踩式发言夺“热评”、模板式评论刷满屏、吸睛式言论获高赞……政务、媒体类微博账号的评论区苦“恶评”久矣。公共空间不是放大矛盾的“社交场”,继清查处置时政有害信息和账号、开展财经违规内容专项整治行动后,微博社区治理再发力,以守护“蓝V”倾听真正民意的渠道、捍卫广大网友的“评论自由”。排查出近16万用户进行了刷量行为,“丰硕”战果背后是令人堪忧的网络舆论生态。

  在互联网时代,官方机构主动“下场”开通社交账号,本意是希望借助技术之便拉近民心距离,而微博评论区正是收集民意、汇聚民智的好途径。然而现实状况有时偏离美好初衷,一些心怀鬼胎者采取恶意刷量控评、举报异议者等方式,大肆“攻占”官微评论区,试图引领舆论走向,这一伎俩的惯用主体就包括备受诟病的“饭圈”粉丝。健康的社会固然不会只有一种声音,但开放的评论区也不能成为某一群体的“自留地”。排查处置“控评”“刷屏”等群组,重点打击相关违规账号,此次微博社区的治理力度与范围不可谓不大。

  于广大网民而言,抓住尽可能多的沟通渠道与官方对话,无疑是维护乃至实现自身诉求的一种合适方式,也是构建良好社会秩序的有益之举。当评论区沦为网络戾气的聚集地、同质化言论的温床、“饭圈”用以“护主”的宝地,那政务、媒体官微的公共属性便会黯然褪去,留下的也只能是无尽的撕扯与散落的“鸡毛”。群众的声音不该被堵塞,真正的民意也不应被遮蔽。须知,当官微评论区深陷口水战泥潭,那些别有用心者无疑压缩了他人评论的空间;当吸睛言论抢占评论区前排,那些蹭流量者无疑挤占了他人发言被看见的权利。

  维护网络公共秩序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中央网信办开展的“清朗”系列专项行动仍在持续深入推进,政策高压下的治理效能逐渐显现,众多官微的评论区正以纯粹、本真的新面目示人,不少人直呼“亲切的感觉又回来了”;作为治理刷量控评乱象的主体,平台方必须切实承担起自身职责,以坚决果断的行动、强有力的举措捍卫官微评论区的一方净土,从严、从重、从快处罚网络秩序干扰者;广大网民随时随地“冲浪”,深受互联网生态影响,更应主动提升网络素养、理性发言,以实际行动守护良好舆论环境。(静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