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954|回复: 0

春节特别节目(春运)“春运买票容易”,其实是难为了央视

发表于 2011-1-23 15:15:04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央视新闻频道关于“成都春运第一天:回家变容易了”的报道视频引发网友议论,有网友称“这个笑话太冷了”。网友感叹,我们什么时候能过上CCTV报道里的幸福生活啊!(1月22日千龙网)
  有网友谈亲身经历说,成都不是返乡高峰城市,在成都待了四年,过年坐火车离开成都回家,买票真的没有头疼过。这么说的话,央视报道中“回家变容易了”之说,就不大贴切——不是“变容易了”,而是一直都容易。
  进而猜之,“回家变容易了”乃是一个选择性采访——哪个地方回家容易,央视记者便去采访了哪里;在广州回家不容易,所以央视便没去广州?
  然而,一股脑地把砖头都拍向央视,也不是回事,央视或许也有自己的难言之隐吧。“一票难求”是地球人都知道的事儿,央视不能不知道,但偏要报道“回家变容易了”,也许是身上肩负导向任务的缘故;那么我们更要追问的就是:为什么要不顾事实,不顾公众感受,刻意预设这样一种宣传导向?
  舆论导向很重要,比如引导着决策的方向;当然它也有粉饰功能,尽管粉饰太平是自欺欺人,但它一直是一种定式。尽管有人能说出它的好处与必要性,但我以为,如果不能与时俱进地看待社会变化,以及春运宣传上的导向问题,我们收获的“好处”,未必比它带来的坏处更多,那就会误事,甚至可以说误国误民。比如我们本来有心加大力度解决铁路客运民生问题,而会不会因此减弱投入的力度,因为代表着权威舆论声音的媒体都在说“回家变容易了”,是不是证明着有关方面的努力取得了很大成绩,所以大可不必对某些“非主流声音”或“个别人的怪话”不屑一顾?
  真实、客观是新闻的第一生命力,离开真实与客观,新闻的价值会贬值;选择性突出某一个点面的真实,也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真实,或说不是新闻概念上的真实;而这种“选择性真实”的负面作用,也绝不仅仅是媒体公信度的损失。
  我们一直反对假新闻,近来有关方面和有些地方,也一再“立法”打击假新闻和不实报道;然而不争的事实则是,歌功颂德、粉饰太平的不客观报道,并不在官方的定义之中。“选择性真实”当然不能定性为假新闻,但它的坏处与假新闻有相似之处,那就是它对某些社会现实的颠倒。
  “最理想的幸福生活到××新闻中去找”,网民对某些现象的总结虽不无恶搞成份,但它反映的是人们对某些刻意化的所谓“导向”的厌倦。当社会民主、思想与言论氛围不断走向活跃与进步,我们的某些思维方式依然不求与时俱进,这很叫人困惑。

来源: 浙江在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