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原标题:山河已无恙,迎英雄回家
“面前是枪林弹雨,身边是生灵涂炭,背后即是祖国,他们从未想过后退。”对于19.7万多名在抗美援朝战争中英勇牺牲的烈士们,一代代中华儿女从不会忘记。
2014年3月28日,首批在韩志愿军烈士遗骸从韩国仁川机场踏上回家之路;7年间,共有716位在韩志愿军烈士遗骸被接回祖国安葬;2021年9月1日,中韩双方在韩国共同举行装殓仪式,9月2日举行交接仪式,韩方将向中方移交第八批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及遗物。
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的意义重大而深远,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跨越时空、历久弥新,必须永续传承、世代发扬。70多年过去,中华民族对这段记忆始终不忘。在生于和平年代的年轻人眼中,战争是历史资料中记载的枪林弹雨,是课本讲述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的真实事迹;在亲历血战的老兵口中,战争是“12月,零下39度,脚冻坏了,手冻烂了”,是眼见着战友黄继光“爬起来,用身体堵住枪口”;在中华民族的共同记忆里,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真正是“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让新中国站稳了脚跟。
生长于和平年代的人们无法想象战场的惨烈画面,然而对于真正披挂上阵的军人而言,这段记忆永远刻在心里。老兵动情讲述无法忘怀、令人动容的真实故事,是为了让有幸不曾经历战争的后人继承宝贵的民族精神。铭记是为了更好地前行。
志愿军烈士们从战争前“待我回家”的无畏、战争中“代我回家”的无悔,到战争后“带我回家”的回归,这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永续传承,是今人对革命先烈庄重而深情的回应。
人民英雄永垂不朽。我们誓死捍卫和平,亦不能忘却战争。没有革命先烈的英勇奋战,就没有今日中国的和平。今天,我们既要着眼未来、砥砺前行,也要在铭记中庄重回眸过去,对英雄先烈们致敬一句:“山河已无恙,英雄可归矣。”(陈之琪)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