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整治城市道路司机乱鸣喇叭势在必行
本月起,广州在全市范围正式实施机动车禁鸣喇叭措施。昨日,记者从广州交警获悉,9月1日至昨日上午11时,全市共通过设备拍摄采集47宗乱鸣喇叭违法行为。(9月3日《信息时报》)
车辆行驶城市道路,尤其是在人流车流相对集中的地方,司机鸣喇叭提醒路人和车辆注意避让,原本也是遵守道路交通安全法应有之义。
可现在问题是,有些性格急躁司机在鸣喇叭示意时,并没有考虑他人感受,尤其是大型车辆司机,不管他人厌烦不厌烦,逮着喇叭使劲摁,摁得周围噪音四周环绕,不仅令人心情烦躁,而且还严重影响人的身体健康。有资料显示,噪音量在50分贝以下时,人们会感觉到非常舒适,并且可以通过轻声细语进行交谈;当噪音在50至90分贝时,就会使人变得焦虑,产生难过心理;而当噪音超过90分贝时,就会使耳朵发痒、产生疼痛感。而常见的家用车喇叭的分贝数大约为80至110分贝,货车的汽笛分贝数则大大超过110分贝。可见,整治城市道路乱鸣喇叭势在必行。
不过,在笔者看来,判别开车鸣喇叭是不是属于交通违法,关键要有以下几个条件:一是鸣喇叭的频次,不能有扰民现象;二是鸣喇叭的分贝要合乎标准;三是鸣喇叭的时机,不能有事没事就鸣喇叭,惊吓人、骚扰人、影响人。具体来讲,开文明车就是最大限度地给别人制造麻烦,要有“把困难留给自己,方便让给他人”的思想意识和行为。比如:在人流、车流相对集中、且又没有红绿灯的路段,我们要有停车让行或是缓慢通行的习惯,千万不能鸣高音喇叭催促他人让自己的违法行为。
实事求是讲,在交通违法中,那些与人争路,频繁鸣喇叭、开斗气车和“英雄车”的人,总是极少数。他们之所以没有引起注意,把开车陋习、交通违法行为没当回事,关键在监督没跟上,处罚没精准到位,以至于在交通违法中如同脱缰野马一样,肆无忌惮、有恃无恐。所以,笔者认为,在整治城市道路司机乱鸣喇叭中,我们一方面要依靠监控设施来管束和约束其驾驶违法行为;另一方面,还要进行广泛普法宣传,让广大驾驶员摒弃驾驶陋习,自觉规范自己的驾驶行为。唯有软硬兼施、多措并举,城市道路乱鸣喇叭交通违法行为才会有所收敛,城市交通安全文明环境才会大有改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