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732|回复: 0

直到文学的尽头 ——读《明人明言微语录2》

发表于 2021-9-6 10:15:16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蔡央扬

2021年7月,作家安谅的又一部力作《明人明言微语录2》出版,著名漫画家天呈为作品配图。这是一部语录体随笔集,是安谅对文学、对人生、对世界、对时间的思考的结晶。
安谅自20世纪80年代起开始发表各类文学作品,曾获《萌芽》报告文学奖,冰心散文奖等数十种奖项。漫画家天呈自1976年起开始漫画创作,曾获中国漫画金猴奖。今次出版的《明人明言微语录2》,堪称两位才华横溢的创作者的珠联璧合之作。
没有一个真正的创作者会满足于无限次地重复自己。他们总是在懵懵懂懂中拿出第一部作品,从此走上文学的“不归路”。这条路必是孤独的、痛苦的、令人恐惧的,而孤独、痛苦、恐惧都来自于作者对于突破的追求。因为没有人能够指引突破的方向,所以孤独;因为无从得知自己是否走在正确的路上,所以痛苦;因为一切尝试的结果都是未知,所以恐惧。战战兢兢地捧出新作,不知道市场是否接受,读者是否理解,于是用老练的笔法掩盖内心的颤抖,用自嘲的语气遮蔽对世界的期待。他们不安,但任何惶惑都无法阻止他们向前。创作者的天性,就是要追求无极,奔向文学的尽头。
安谅亦是如此。我们从他的每一部作品中,都能够读到他对于突破的尝试。在四十余年的创作生涯中,安谅的文学场域不断扩大,他已逐渐逼近了常规的界限。是时候挑战规则,突破界限了,他一定是这样想着,捧出了这部《明人明言微语录2》——一部在形式和内容上都有所突破的新书。
《明人明言微语录2》名为“语录”,却有着散文的篇幅,诗歌的韵律,哲学家的思考,童话般天马行空的想象。文学的形式或曰体裁,是一种承载思想的载体,是一种工具,好的创作者会利用它,而不是被它所限制。散文应该是怎样的,语录应该是怎样的,哲学应该是怎样的,这样的问题,在安谅这里,已不再是问题。《明人明言微语录2》一书正体现出安谅在创作时自由的、随心所欲的状态。从本书潇洒的行文方式来看,安谅已实现了对文字的彻底驾驭,如何写作不再是一件需要煞费苦心思考的事情,大巧若拙,抛弃了写作技巧的安谅已能够将心力全部投注于如何传达思想上了。从这个角度来说,《明人明言微语录2》实际上已跨过文学与哲学之间的界限,用文学的语言表达了哲学的思想。
在内容上,《明人明言微语录2》同样有所突破。在这本书中,安谅不再为了某种目的去写作。不是像散文一样传达情绪,不是像论文一样表达意见,不是像小说一样讲述故事,安谅去掉了文学形成过程中的种种曲折、隐藏和“矫饰”,打通了思想直达文字的通道,实现了文学表达的自由。这是一种时间积淀和时刻反思才能给予的自由,作者必须首先成为一个“内容丰富”的人,才能将其思想内容自由地挥洒在纸上。对为完美主义所困的人,安谅说“完美,只存在于内心”;对求而不得的人,安谅说“轻易的获得都不会长久”;对伤离别的人,安谅说“告别,是为了崭新的迎接”;对遭遇瓶颈的人,安谅说“从退一步开始新的起步”;对营营苟且的人,安谅说“没有大情怀的人生是局促的”……这是一本任何境遇的人都能在其中找到答案的书,如此简单却如此丰富,唯有有着丰富人生积淀的作者才能够写出它。
与安谅自由的文字相匹配,从天呈的配图中同样看不见任何规则的束缚。在这里,不同时空的事物同时存在,生命体陷入沉思而无生命体开始活跃。天呈用这种方式表达了形式自由与内容自由,用一切事物的同时存在象征了这本书的丰富无穷。
用《明人明言微语录2》这本书,安谅宣布了对自我的突破。当文学的探索者跨过边界时,一个更广阔的世界便在他们眼前徐徐展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