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来源:中工网
“丽新畲族乡的财政税收从2015年的96万元增长到去年的3055万元,实现5年翻5番。这其中丽新矿业贡献了三分之一以上。”日前,丽水市莲都区丽新畲族乡党委副书记叶薛超欣喜地告诉记者。叶薛超所说的“丽新矿业”就是浙江交通集团资源公司下属丽新矿业有限公司。
企地共建,助力乡村振兴
2018年,丽新矿业落户丽新畲族乡黄弄村。目前是浙西南区域最大的玄武岩产品供应商。
“去年,我们圆满完成了我省9大通车高速项目中6大项目的玄武岩石料保供任务,为我省实现‘县县通高速’提供了保障;同时建设成为国家级‘绿色矿山’,保障了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共同增长。”对于公司的良好发展,丽新矿业总经理王涛利颇为满意。
丽新矿业和丽新畲族乡积极探索新型企地共建模式,通过两年企地共建,整个丽新畲族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叶薛超说:“丽新畲族乡2020年财政税收达到3055万元,2019年各村村集体经营性收入达到8万元,2020年达到10万元以上,截至今年7月,已有7个村预测能够达到15万元以上。”直接带来该乡9个行政村村容村貌的变化,过去破旧的老路、文化礼堂和办公行政楼都翻新了。
黄弄村党支部书记赵展逸告诉记者,丽新矿业的到来,盘活了该村的经济,靠着土地、文化礼堂、饮用水租赁等业务,村集体收入大幅增长,黄弄村从乡里的“消薄重点村”变成了周边“富裕村”。
授人以渔,推出“私人定制”
丽新矿业党支部创建了独具特色的“两山红石”党建品牌,在进一步的探索过程中,企地双方形成一致的工作思路,建立了“清单式”互助共享项目,以“私人定制”的方式,扩大定制规模,增加扶贫项目。
丽新矿业的到来,首先解决了不少百姓的就业问题。目前,已吸收当地十多位村民在公司就业。
夏少龙现在是丽新矿业中细碎车间维修班班组长。此前,他一直在当地一家砂石场当工人,后来由于行业整顿,他失业了。
“我只有初中学历,没有技术,而且年纪又大。2019年,我抱着试试看的态度来到丽新矿业,没想到真的来对了。”夏少龙说,进公司后,专业老师手把手教会他相关技术,再加上肯吃苦,他已从小小的机修工成长为管理13个人的班组长,工资也涨到了9000多元。
“在开展技能培训的时候,我们会让这边有意愿的村民也免费参加。通过考核,村民可以留下来上班,也可以去其他公司。毕竟,学会就业技能,便于个人谋生。”丽新矿业办公室主任何洋帆说。
陈春生是黄弄村人,曾经在深圳工地做小工,挣钱不多,离家也远。如今,他不仅能在家门口的矿山上班,还被培养成了专业技术工人。
为精准帮扶地方经济比较困难家庭,丽新矿业动足了脑筋。
在与丽新畲族乡党委的对接下,去年7月,丽新矿业以公司名义发起“私人定制”,以农户自愿的形式,给十余户农户送去了25头碧湖小黑猪。每户认养少则一头,多则三头。黑猪不需要农户掏一分钱,且全部上了保险。农户只需负责原生态饲养,到年底,丽新矿业负责回收,平均每头猪可为农户增收5650元。
因为猪肉价格波动大,丽新矿业今年改送山羊让农户领养,目前已送出21只,共计花费17000元。到年底,一只羊估计可以让农户挣2500元。(据《浙江工人日报》报道 浙江工人日报记者羊荣江 通讯员黄俊、程心怡报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