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245|回复: 0

科技支撑碳达峰碳中和 “氢装上阵”千帆竞发

发表于 2021-9-7 07:20:13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来源:科技日报
  ◎本报记者 陈 瑜
  去年我国氢能产量和消费量均突破2500万吨,成为世界第一制氢大国。今年又有20多个省相继出台氢产业战略规划,在“氢装上阵”上千帆竞发、百舸争流。
  9月4日,作为2021年太原能源低碳发展论坛的重要组成部分,“2021氢能产业发展论坛暨第十一届全球新能源企业500强峰会”举行。与会嘉宾从多方面、多角度探讨氢能利用焦点与趋势、氢能产业安全运营及管理、氢能助力能源转型等内容。
  “作为最清洁的能源之一,氢能是连接化石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重要桥梁,潜力巨大、未来可期,必将在我国碳达峰、碳中和进程中扮演起举足轻重的重要角色。”山西省人民政府副省长王一新在致辞中表示,作为国家能源革命综合改革试点省,山西是煤炭大省,也是产氢大省,在发展氢能尤其是煤制氢上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近年来,众多新能源领军企业纷纷抢滩山西布局氢能赛道,焦炉煤气制氢、氯碱尾气制氢等一批重点项目相继立项建设,山西的大同、长治、晋中、太原等市氢能产业集群正在加速形成,山西省氢气年产超过300万吨,山西氢能产业如雨后春笋般茁壮成长。已经出台的山西省“十四五”规划中,将氢能作为山西“七大先导性未来产业”进行重点培育。
  “可以预见,在不远的将来,氢能会像煤炭一样,成为山西下一张充满未来气息的靓丽名片。”王一新说。
  国际可再生能源署技术与创新中心主任道夫·吉伦在主题演讲中也表示,大力发展清洁能源和新能源电力系统,对生态环境而言非常重要。目前,氢能得到全球各国的重视,已被广泛使用。
  不过,他认为,氢能在技术和经济性等方面仍需进一步探索研究,同时,发展氢能需要大量投资,因此现阶段降低氢气生产成本尤为关键。目前,全球98%的氢气来自灰氢,1%是绿氢,1%为蓝氢。经过数年发展,绿氢及蓝氢已实现成本逐步降低。电解槽是可再生能源制氢的基本设备,需要实现电解装置的规模化生产,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制氢成本。
  道夫·吉伦判断,未来氢气需求将迎来持续大幅上升,预计到2050年可达到600万吨/年,其中三分之二都是绿氢。在制氢过程中,通过使用CCS技术,也可以提升氢的生产,降低制氢成本。预计到2050年,蓝氢产能将占氢气总产能的三分之一,绿氢占三分之二,这意味着,清洁氢的总占比将会达到三分之二。
  液化空气(中国)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及气候资本集团董事长路跃兵在发言中也认为,由于能量密度高,可储存可反应、清洁零排、灵活多样,氢能是非常好的二次能源介质,因此在实现能源从化石燃料向非化石燃料转变、从高碳向低碳甚至零碳转变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他同时提醒,氢能发展前景光明,与此同时,有几方面的关键工作要做好:第一是技术要突破;第二是成本要下降;第三是政策要支持。
  中国工程院院士彭苏萍在发言中也提到,未来10—20年将是我国氢能源产业发展的重要机遇期,要紧密联系我国能源发展实际,助力实现氢能源高质量发展,需要从战略、政策、技术、资金、国际合作等方面积极谋划,通过改革创新破解发展难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