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楼主: 为生歌唱

【2021年第10期有一说一组稿】如何让班组中的“负能量”员工充满“正能量”?

发表于 2021-9-12 18:03:10 | 查看全部
对这也看不惯,那也不顺眼,满满“负能量”,牢骚满腹的人,也许自己认为随便信口开河说说而已,而没有认识到后果。像这种人既没有法规来约束,又不能直接对着干。记得我当班组长时对付这种人的做法是,当她“犯病”时就与她谈心,讲发牢骚不能在工作场所和工作时间,因为这样做对周围职工工作的心情影响很大,容易分心;还影响班组职工的团结,不利于班组和谐。
        一开始,她还没有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后来她对班组一名员工的工作说三道四,这名职工不干了,直接与她理论,而她又拿不出证据,只好向对方道歉,这才完事。从此以后,爱发牢骚,充满“负能量”的员工改了自己的毛病,上班专心工作,少说闲话,有什么问题直接找我解决,班组恢复了和谐稳定。(曹吉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9-13 11:47:30 | 查看全部
采用“躲、听、谈、解”四字方针,让“负能量”员工充满“正能量”
       祸从口出。在我们工作中,经常遇到过满身“负能量”的同事,之所以产生“负能量”,就是看不惯身边的人和事,满肚子的意见和建议想找人倾诉,针对这些情况,我们超化矿采用“躲、听、谈、解”四字方针,实现了疏、堵相结合的方法,让“负能量”员工充满“正能量”。
       首先是“躲”,就是躲避,作为同事不想听就躲避,在“负能量”职工唠叨时,找理由离开现场,做到眼不见、听不见、心不烦。其次是“听”,如果实在是躲不开的话,那就耐着性子倾听,不要插话,不要理论,更不要发生正面冲突,让“负能量”职工的自言自语,说到舌干口燥、筋疲力尽、不说为止。三是“谈”,作为班组长要主动找“负能量”的职工谈心谈话,采用1+1闭门式交流沟通,找出产生“负能量”的根本原因。四是“解”,就是解决问题,针对产生“负能量”的原因,科学会诊,对症下药,消除心结,化解矛盾,在生活工作方面给予关心关爱,让其真正感受到企业和同事的温暖,用实际行动感化职工、感染职工、带动职工,“负能量”员工充满“正能量”。(房金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9-13 14:59:53 | 查看全部
对于负能量满满的人,有多种方法治理。最好的方法就是“沉默而屈人之兵”,在他发泄负能量的话语时,所有的人皆“沉默不语”,不接他的话,这样的话,他会自讨没趣,自知没趣,便不再语,时间长了,没有听众,他自然就不再喋喋不休。这个时候,沉默是利器,也不伤和气。第二种方法就是“岔开话题搅局”,他说负能量的东西时,别的同事偏偏另起一行,谈论别的话题,与他的议题相距十万八千里,不着调、不着北。当然,如果他是能听得进你建议的人,不妨推心置腹告诉他,别人都不喜欢负能量,请他自我改正,尊重一下别人的感受,这样他也会自动收敛的。方法还有很多,只要留心,处处都有减少其负能量的方法。

   河北宁晋县华燕驾校    孙建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9-13 17:27:58 | 查看全部
我的同事小李,每天早上一到班上,把大家当做“垃圾桶”,抱怨不停,“垃圾不断”。让人很头疼,有些同事看到她来,怕她影响心情,就避而远之,结果她的负能量越聚越多。为了让她远离负能量,也让我们自己远离负能量,我们几个同事不再敷衍着听她聊天,而是开始耐心的听她倾诉,帮助她一起寻找负能量的源头。原来,她的家在外地,离父母远,生完小孩后,没有人帮她,白天上班,晚上照顾孩子,每天都很疲倦,工作也常常感到力不从心。了解到她的情况后,我们就多与她沟通,把我们自己产后调整情绪的方法传授给她,找相关书籍给她看,帮她推荐好的保姆,对她多关心,多赞美,工作中也多肯定,多发掘她的优点。“今天看起来气色不错”“今天衣服搭配的真好看”“工作完成的这么快,领导都表扬你了……有时间,我们还约上她,让她带着孩子和我们一起逛街、溜公园、聚餐,通过我们的接纳、鼓励、表扬和正能量的传递,她慢慢远离了负能量,变得积极向上起来,还给我们的团队带来了活力。(新天钢集团天铁公司炼铁厂 张转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9-15 14:40:17 | 查看全部
团队里对工作和生活种种不满,成天抱怨咒骂,让本来安心工作的人也容易被负面情绪困扰。抱怨、消极怠工、浮躁急于邀功、做事不踏实、疏远同事、甚至给同事设置障碍,这些都是团队中最易传播的“负能量”。
提高能力,多与更优秀的人为伍,不盲目地做事情,更不要吹牛,主动承认错误,总结失败和缺点错误,分享好的经验和教训,用自身的行动带动身边的人,传播“正能量”,影响周围的人,团结同事做好团队的协作。(张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9-16 17:17:39 | 查看全部
遇到“负能量”员工最好的办法是敬而远之,因为长期与这样的员工待在一起不会令自己感到快乐。如果实在没办法必须和他相处开展同一项工作,只能就事论事,分清各自的职责,在不违背自身原则的情况下可以多多理解、包容对方,在小事上不与其计较,工作中多相互帮助,让对方感到世间的温暖,将更多的精力放在如何办好事情上。(刘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9-17 08:06:57 | 查看全部
我是个一线员工,离家千里。自然少不了很多烦心事儿,更遇到过消极情绪的人。其实每个团体组织里都会存在负能量的人和事儿。怎么改变这样的人,这样的状态?首先其心正,遇到事情,把心里的天平摆正,多站在对立面思考问题。面对这样的同事,要对他温暖热情,首先让对方心态平静,才能理性思考。理性思考后,情绪会转变为积极向上。没有一帆风顺的事儿,没有一马平川的路,给予对方阳光温暖。负会转正,毕竟没有绝对的人和事儿。(张晓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9-17 11:31:52 | 查看全部
调整不良心态,积极适应环境
       俗话说的好,近朱者赤近墨者黑,长期与“负能量”较多的同事相处,很容易被耳濡目染,让本是乐观积极向上的你变得负能量满满,严重影响自身的工作积极性。但是班组是一个集体,我们不能因为班组中有的同事有负能量就敬而远之,选择自保,这样不仅不利于同事之间的团结协作,对该同事的长期发展也会造成不良影响。因此,在工作中遇到这样的同事,我们需要正确面对,科学应对,积极帮助该同事调整不良心态,积极适应环境,只有内外通力合作,才能与满身“负能量”的同事和谐相处,并通过努力,让他逐渐阳光,满满充满正能量。
      之前,与我共事的同事王红宇,是一个刚毕业的大学生,刚到公司上班的时候非常积极上进,踏实肯干,可是没过了多久,在工作中遇到困难,没能顺利解决问题被公司领导批评,从此以后就开始消沉。遇到稍微不顺心的事情就开始抱怨,有的老同事本好心相劝却吃了闭门羹,后面就对他敬而远之。但我为了帮他改变这样的现状,在下班以后私下请他吃饭聊天,在比较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向他慢慢了解情况,仔细询问,耐心沟通,了解他目前导致其此种状态原因以及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并以过来人的身份向他讲述如果长期以这种状态对他的种种不良影响。此外在日常工作中,对他多多关照,在他遇到问题,需要寻求帮助的时候多给他意见和建议,心态改变了,能力提升了,在日常工作中才会更加得心应手。后来通过他的不懈努力,工作干好了,同事对他也是刮目相看,公司效益也提高了,公司领导对他的改变和付出也是看在眼里,在年终召开总结大会上公开表扬了他并给他颁发了优秀员工奖,瞬间,他就从一个大家一致认为的“负能量”者变成了一个阳光、上进、勤劳的正能量者。
      班组要获得最大凝聚力、战斗力和创造力,需要同事之间团结协作,友好相处,尤其是在遇到问题和困难时,需要班组同事之间手拉手、心连心一起想办法解决问题,需要以主人翁的心态站在班组的集体利益上思考问题,不能只是为了保全自己,面对问题就避而远之,尤其是在同事遇到问题的时候,更要主动站在对方角度帮其解决难题,摆脱现状,让其以更昂扬的斗志、更饱满的激情来做好班组中的日常工作,只有班组中的每一个成员都健康发展,才能让班组产生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江油市综合行政执法局  夏艳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9-24 09:22:07 | 查看全部
                             多给“负能量”人灌输“正能量”是一剂“良药”
                     四川省德阳市罗江区防震减灾和应急服务中心  龙继辉
       人上一百,形形色色。班组中,有正能量的职工,难免就有负能量的职工。因此,不必大惊小怪,要正视这个现实,不必逃避。否则,就是掩耳盗铃,会让人贻笑大方的。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与“负能量”的同事相处,要小心应对。但,不能消极应对。消极应对,可能会被“负能量”的同事“同化”。应化被动为主动,多向“负能量”职工传输正能量。多给“负能量”人灌输“正能量”是一剂“良药”。久而久之,“负能量”的同事就可能摇身一变而成为正能量的职工。赠人玫瑰,手有余香。“负能量”同事转化为“正能量”人,大家都会得到更多的正面影响,变得更加正能量,何乐而不为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