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208|回复: 0

小儿打鼾 可选中医治疗

发表于 2021-9-12 08:35:22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前段时间,长沙市岳麓区的林女士发现3岁的宝宝晚上睡觉时打呼噜张口呼吸,伴有轻微的“呼噜声”,白天反复鼻塞、鼻涕。于是她带着宝宝来到我院儿科门诊寻求治疗,笔者接诊后结合鼻咽侧位片诊断为小儿鼾症(腺样体肥大),随后根据孩子体质中医辨证施治,口服中药治疗后症状明显缓解。
  腺样体是鼻咽部淋巴组织,位于鼻咽部的后部及顶部。腺样体增生并引起相应症状者称为腺样体肥大。
  中医认为,鼻为气体出入之门户,鼻咽同司呼吸,由肺维系,共御外邪。儿童为稚阳之体,脏气未充,易为外邪侵袭,饮食所伤,以及脏腑虚弱。若失治或治疗不当,邪留鼻咽交界之处,痰气结聚,腺样体增殖,咽喉不开,堵塞鼻窍而为病。
  幼儿期卫外不固,体质不坚,为抵御外邪入侵,腺样体自然增大,以防病抗病,此为生理性肥大。在身体抵抗力低下时,经常受到附近器官及组织炎症影响和急性传染病的感染,腺样体可出现病理性肥大。
  腺样体肥大最主要的危害是导致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长期经口呼吸,可影响面部和牙齿的生长和发育,导致特征性的“腺样体面容”。
  如果腺样体肥大堵塞呼吸道,导致脑供氧不足,则需手术治疗。目前临床上治疗儿童腺样体肥大的首选方法是鼻内镜下切除肥大的腺样体, 由于腺样体切除术并没有明确的手术适应证,且存在术后并发症、术后复发及不能完全解决问题,鼻内镜下腺样体切除术有引发术后并发症的危险。因此,患儿家长更愿意接受保守治疗,中药内服治疗成为非手术疗法中重要的一部分。
  根据肺开窍于鼻、鼻为肺窍、咽为肺之门户的中医理论,结合小儿肝常有余,肺、脾、肾常不足的生理特点,中医常以补气固卫、健脾祛湿、益阴降火、宣肺通窍、活血散结为治疗原则,疗效满意。
  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
  儿科主任 教授 莫明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