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352|回复: 1

【写作课--146】口语化作题,你掌握了吗?

发表于 2021-9-13 07:53:48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忻志伟
  新闻界前辈穆青曾说过:“我们的新闻报道如果充满了群众生动活泼的语言,文章就像加了味精一样,立即透出鲜味来。”写新闻强调口语化,制作标题时也要做到这一点。
  如今的读者,读报随意性极强,甚至是漫无目的,这就要求报纸必须放下架子、俯下身子,在制作标题时以大多数读者都能接受的通俗化、大众化,甚至是口语化来吸引读者。
  标题口语化,就是用群众喜闻乐见、生动活泼的口头语、大白话来做标题,其特点是一叫就响,一听就懂。用口语化制作的标题,其特点就是老百姓爱听、爱看,让人听得实在、看了明白。读者会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接受报纸所传递的信息。
  例一:
没想到奶奶说的土话也是“非遗”(主题
中学生寒假探访“老古董”收获多(副题)
——南湖晚报
  寒假中,嘉兴一批中学生走访了文化场馆和非物质文化传承基地,惊奇地发现自己奶奶辈挂于嘴边的嘉兴土话也是“非遗”项目。于是编辑顺手拈出“没想到……”这一口语极强的主标题来,读来让人十分亲切。
  例二:
凤冠霞帔  八抬大轿  敲锣打鼓(引题)
看到这样排场的婚礼,恨不得立马把自己也嫁了(主题
  ——都市快报
  这是发生在宁波闹市区的一件事情:一位外国男子迎娶宁波姑娘,他采用的是宁波古时的婚嫁仪式,穿红袍戴锦帽,抬着八人花轿迎新娘,一路敲锣打鼓,吸引了不少路人。编辑用女记者及围观未婚女子的口吻和感慨,制作了“看到这样排场的婚礼,恨不得立马把自己也嫁了”的口语化标题,令人忍俊不禁。
  用口语法制作报纸标题,必须强调用词的准确性。若概括错误,用词不当,歪曲了新闻事实,标题也就失去了它的基本品质,会产生歧义,甚至造成差错。
  (作者为宁波日报新闻编辑中心副主任、国内国际新闻部主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9-13 15:39:44 | 查看全部
受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