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9|回复: 0

“油井大夫”杨义兴:扎根荒原26年,坚守油气生产最前沿

发表于 2021-9-14 12:23:24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来源:中国新闻网

    9月8日,中共中央宣传部就“践行初心使命,贡献能源力量”举行中外记者见面会。 刘文文 摄
  中新网北京9月8日电 (刘文文)“人生病了会到医院看大夫,油井有病了就要找修井工,可以说我们修井工人就是油井大夫,偏远大山深处的露天野外现场就是我们的‘手术台’。”中国石油长庆油田第十采油厂井下作业大队高级技师杨义兴说。
  8日,中共中央宣传部就“践行初心使命,贡献能源力量”举行中外记者见面会,杨义兴在分享他26年来采油一线工作经历时作出如上表述。
  参加工作26年来,杨义兴一直坚守修井一线。在偏远大山深处的露天野外现场,他要站在地面上,对地表3000多米以下的井筒进行故障分析,在直径12.4厘米的采油井口为故障油井“做手术”。自称“油井大夫”的他,早已练就了“望、闻、听、切”看家本领,有能窥探地表3千米以下的“火眼金睛”、在超狭小空间里“手术”的灵巧双手和一颗面对油井“疑难杂症”及高强度工作沉着求实的“智能心”。
  据了解,杨义兴一年大概有三分之二的时间都泡在野外现场,先后有300多口油井在他的手中起死回生。他研发的修井工具有31件取得国家专利,有50多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研发的“修井现场废液回收装置”“修井现场自动化消防”属国内同行业首创。
  26年坚守一线,杨义兴早已成为“石油名匠”。当被问及练就这一手绝活有何诀窍时,他对记者说,在本职工作岗位上想要练就绝活,没有什么捷径。26年来,自己读书笔记就写了40多万字,钻具结构图纸画了几万张,日常计算公式、运用数据,这些完全要掌握在自己的脑子里,以便随时运用,“我觉得在练就技术方面,就是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把工作做到极致,不断地做出新境界、新高度、新水平。”
  油气资源一般大多埋藏在人迹罕至的地方,如同长庆油田,位于鄂尔多斯盆地,横跨陕甘宁蒙,自然环境特别恶劣。为了能够多产油气,石油工人们常年扎根荒原大漠,杨义兴说,“在我们石油系统,和我一样常年奋战在生产一线的职工有百万个,我们甘愿扎根荒原、坚守大漠,把石油和天然气从地下数千米的深处源源不断地开采出来,输送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
  “我是一个修井工,职责就是用心把我遇到的每一口故障井修好,让这口井能够多出油、多产油。”杨义兴言语简单且朴实,表示自己将继续扎根油气生产的最前沿,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做出贡献。(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