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21|回复: 0

张继:手握焊枪写青春

发表于 2021-9-18 09:45:30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一把焊枪,一个面罩,一身防护服,先后维修托辊5000余个,焊修电动轮卡车2000台次,坑下抢修200多次……凭着一身绝活儿和敬业精神,从1987年接触“焊接”工作至今,张继一干就是三十余年。
“这是我选择的、我热爱的路,焊枪是我前进路上的战友,我会继续和它并肩创造更多精彩,做个像样工人。”岁月划过张继曾年轻的面庞,但他的心却更加坚定。
勤学苦练不断进步
1987年,张继从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技工学校毕业后被分配到乌兰托嘎煤矿机修厂从事钳焊工作。在学校积累了很多知识,但实践操作对于他来说是陌生的,在兴奋和忐忑中,他开始了学徒生涯。
“没有过硬的技术,就当不了一个好工人。”走出校门的时候,老师嘱咐他,想做一名优秀的钳焊工一定要走好第一步,而这必须来自扎实的技术。为此,在当学徒的时间里,张继跟着师傅专心学习,别人休息的时候他继续苦练,用一年时间在考核中以优异出徒。
1996年,已经在机修厂耕耘9年的张继拥有良好的发展前景,但他深思熟虑后做出了一个让所有人吃惊的决定——主动向领导申请到采煤一线工作。
2004年,刚到胜利能源采煤一线时,张继每天和小型电铲打交道,凭借娴熟的技术应对故障游刃有余,直到第一次遇上四立方铲的大修工作。当时,他和其他员工争先恐后前往现场想要一展身手,但对于油缸筒内壁的电焊工作他们都是“门外汉”,更别提实际操作了。最后,公司决定外聘专家。
这次事件对张继的触动很大,也看到了自身的不足,他抓住外聘专家短暂的培训机会勤奋学习。白天,他在工作岗位上加班加点干活,只为得到专家更多的指点。下班以后,他继续留下来练习平、立、横、仰等各种电焊技法,不厌其烦地重复打磨、固定、焊接、检验过程。晚上回到家,他接着看书,很多个夜晚都是《金属材料学》《焊接工艺学》《焊接热处理》等专业书籍伴他入眠。
功夫不负有心人,短短两个月时间,张继就熟练掌握了采煤铲的各项维修工序及工艺,对结构件的焊修熟记于心,技术日益精湛,开始承担起主要焊接工作。
攻坚克难争当先锋
由于表现突出,2000年锗矿筹建期间,张继被公司领导特别推荐参与厂锅炉压力管道焊接工作。那时候,大多数管道是地埋管道或架设在地沟里,需要焊接的部位很低。为了焊好每一个焊口,张继经常躺在地上连续焊三四个小时,汗水浸透了他的衣服,连身下的地面都是湿的,火红的焊花飞溅到耳根、胸膛钻心地疼,痛得不行时他就停下来搓一搓,然后继续干活。很多时候由于空间狭小,他只能缩着身子焊接,每完成一项任务,他都累得直不起身来。然而,不管工作环境如何艰苦,他都没有丝毫怨言,还总是把相对轻松的活留给他人,把急、难、险、重留给自己,员工们无不对他竖起大拇指。
在将近一年的援建工作中,张继不仅出色完成了工作任务,还经常与建设方的焊工师傅交流学习,并把学到的知识整理出来,写满了三个笔记本珍藏至今。
2009年12月的一天,露天矿坑下一台WK—35电铲履带支架出现严重开裂,若不及时维修就会影响剥离作业进度。由于坑下焊缝凌冽、焊接条件差,再加上电铲履带支架是铸钢件,焊接性能不好,修复焊缝的强度要求高,值班领导研究后决定由张继承担这项任务。而此时,他正在休假,还没来得及吃一碗热乎乎的面条,就接到电话,“我马上去。”挂断电话,他星夜兼程赶赴现场参与抢修。经过一天两夜的奋战,终于成功修复了电铲履带支架,提前排除了故障,恢复了生产。
2019年夏天,露天矿一台830E电动轮自卸型卡车大梁开裂,在焊接修复过程中,如果对裂纹的焊接稍有偏差将会造成构件后期开裂,影响使用寿命。因此,制定科学经济的焊接方法、提高卡车结构件裂纹焊接质量是当务之急。张继带领焊修班与厂家进行技术交流,查阅相关资料,采取在卡车主梁一侧开窗口的方式进行焊接。为了保证焊接质量,他在密闭狭小的空间内连续作业70余个小时,完成了作业任务。
带动新人共同进步
凭借在焊接工作方面的卓著成绩,张继先后多次获得胜利能源公司先进个人、优秀员工、优秀班组长、技术能手等称号。2014年,中国煤炭工业协会授予以他名字命名的“张继技能大师”及“张继技能大师工作室”荣誉称号,他还被聘为锡林郭勒盟职业学院焊接指导委员会委员。
多年来,除了不断完善自己,张继还一直致力于培养焊接技术新人,培养出高级焊工、技师达十余人,并编写了公司级焊接技术类中级工、高级工及技师职业技能鉴定考试试题等培训课件和教材。
“张师傅,WK—35电铲斗前唇开裂了怎么焊?”
“张师傅,斗齿磨损怎么处理?”
“不要急,听我一个一个解释。因为斗前唇是高锰钢材料,高锰钢是一种特殊耐磨钢,主要用于承受冲击载荷的磨料磨损工作条件,所以应该采用不预热焊接工艺。而斗齿易磨损,可采用2836—SPL堆焊或铁基奥氏体刚堆焊金属堆焊,它强度高、韧性好,但易产生热裂纹,要注意工艺细节……”在车间里,经常能看见这样的场景,这不仅是一个工作的地方,更像是一个大课堂,员工们在交流中共同提高。
从一名普通的钳焊工,到设备维修中心焊修班班长,再到三级技能师,如今,张继已成为胜利能源公司技术员工的领头人。一路走来,本领越来越多,职务不断晋升,而唯一不变的是他始终没有离开一线,他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当初“做个像样工人”的誓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