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433|回复: 0

[案例分析] 【每日一学】案例分析(307)——假名员工因工死亡 街道调解家属获偿

发表于 2011-1-30 09:24:05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江苏省无锡新区某公司员工陈某近日在工作期间遭遇工伤死亡。陈某生前使用他人身份证与单位签订劳动合同,导致单位为其办理的工伤保险不能从社保基金兑现。死者家庭关系复杂,不仅与丈夫钱某有一个3岁儿子,还在婚前与同村过某某同居5年并有一个15岁的非婚儿子,老家还有82岁高龄的母亲。由于一次性工亡补助金并非遗产,陈某的非婚子过某又系未成年人,调解协议的达成以及工亡补助金的分割存在很大难度。

  对此,无锡新区梅村街道调委会对用人单位领导和死者各方亲属做了大量耐心细致的工作。调解员提出,先由用人单位和死者丈夫亲属、死者娘家亲属协商达成调解意向;再由调解员召集死者丈夫钱某,就死者非婚生子过某的抚恤金和工亡补助金份额进行沟通,提出具体调解方案;最后由调解员召集死者非婚生子过某的法定代理人过某某,将调解意向和调解方案交由过某某确认。最终,用人单位和死者各方亲属达成了一致协议,各位受偿人均成功获得了足额补偿款。《法制日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