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51|回复: 0

太空凯旋激荡奋斗足音(快评)

发表于 2021-9-20 20:41:10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从400公里左右高度的中国空间站核心舱出发,一个小小的人类飞行器向着蓝色地球摇曳而下,在天地间划出一条壮丽而优美的轨迹。北京时间2021年9月17日,航天员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乘坐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顺利降落在大漠之中的东风着陆场,回到阔别3个月之久的地球家园。

这是时隔5年,神舟载人飞船再次实现中国航天员天地往返的壮举,标志着我国取得了空间站建造阶段首次载人飞行任务的圆满成功,对我国空间站工程按计划推进有着重大意义。神舟十二号航天员在空间站组合体工作生活90天,创造了中国航天员太空驻留时间的新纪录,也为未来的飞行积累了丰富经验。神舟十二号成功归来,刷新了我国空间站建造的进度,也将中国人探索太空的能力提升了一大截。

从航天员回到地球出舱那一刻的熟悉笑脸,我们看到的是中国航天的又一次进步。作为空间站阶段首次载人飞行任务,神舟十二号意义重大,成果喜人。搭起“一”字形中国空间站组合体,在太空筑就中国人的“太空新家”;进入中国人自己的空间站,并成功完成两次太空漫步……从“太空一日”,到“太空90天”,跨越的不仅是日子,也是中国航天进步的印记;数出的不仅是天数,也是航天人奔跑的步履。对比中国航天员7次“太空出差”的条件和体验,变化的是为实现飞天梦的登攀高度和航天科技的飞跃幅度,不变的是航天人始终心怀“国之大者”,向着科技自立自强一往无前的执着奋进。

从一张张年轻而沉稳、从容而自信的航天人面孔,窥见的是中国航天的精神密码。火箭发射倒计时口令的清脆自信,火箭、飞船总装车间里对一颗颗螺丝钉的小心翼翼,航天员出舱时地面支持小组的全神贯注……从弱水河畔的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南海之滨的文昌发射场,到各大航天测控站、大洋之上的航天测量船,是无数航天人共同托举航天员飞天、共同在太空搭建起中国空间站。为了用最可靠、最安全、最温暖的方式迎接航天员归来,着陆场地面搜救队员们常年备战,时时穿越无人区,在高原草地、沙漠戈壁不惧风暴和严寒酷暑,练就过硬搜救本领。几代航天人创造了“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而这种精神又不断激发和推动着一代又一代航天人赤诚奉献、奋斗不止。

从欢乐的天地互动,我们也感受到科技进步、国家富强所带来的美好和喜悦。“太空出差”的经验日趋丰富,不仅使航天员更自信,也让熟悉飞天场景的百姓从航天员的太空生活中找到乐趣。有人笑称“神十二”航天员“太空出差”三个月回来正好赶上过中秋节,航天员和奥运冠军的“天地对话”也被推上了热搜,航天员拍摄的绝美照片更是激起惊叹。太空精彩生活、太空惊艳大片的背后,正是科技创新的力量支撑、以星辰所编织的梦想纽带。这条纽带,激励少年向往太空勇于探索,激励成年人追求进步而努力奋斗,也牵引所有人向着美好的未来出发。(余建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