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06|回复: 0

甘肃徽县三代人倾心“一粒豆”:承古技 创新法 拓海外市场

发表于 2021-9-21 10:03:55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来源:中国新闻网

    图为甘肃陇南市徽县境内的豆制品加工厂所生产腐竹,不仅活跃于内地各大城市,而且远销海外。(资料图) 王琴供图
  中新网兰州9月8日电 (闫姣 王牧雨)“办厂子是我一生的理想,后半生就把我的理想实现了。”现年53岁的甘肃陇南市徽县企业家王琴坦言,历经诸多坎坷,通过她家三代人的努力,终于让“一粒豆”变为成品活跃于国内市场,以及远销美国、韩国、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等地。
  徽县地处秦岭山脉南麓、嘉陵江上游秦巴山地中的徽成盆地,气候适宜,地势平坦,土地肥沃,盛产黄豆,且品质上乘。
  据王琴描述,在她小时候,所在伏家镇政府就投资建立了豆制品加工厂,从广西引进技术“土法”生产腐竹、豆腐乳两类产品。因当时物资匮乏,厂子的生意异常火爆,是当地的一个支柱产业,还获得省级、国家级奖励。后来因国有企业改制等多重因素,厂子最后倒闭了。

图为由甘肃兆丰农业开发责任有限公司带动徽县当地种植的大豆基地。(资料图) 王琴供图
  由于从小和父母生活在厂区内,王琴对豆制品有一种情怀,读书时就立志经营豆制品生意,复原当时厂子的盛况。“我一直想干这件事,现在的设备更先进,营商环境也好了,政府给了很多支持,所以我才得以实现这个理想。”她说。
  在王琴看来,因前期建厂考虑不周,学习大公司的模式尚有欠缺,她的建厂之路走了很多弯路。彼时,她受父亲传统思想的影响较深,忽略了当今与计划经济时代的不同,“技术、市场都没有,一下子就把我干蒙了。”
  2016年左右,王琴的厂子倒闭,但她没有气馁,迅速整合人员,吸纳大学生进企业,灵活运用年轻人的思路开拓销售市场,渡过了难关。2018年时,厂子的情况已有转圜,2019年快速打开了销路,豆制品销售至京津冀、厦门等地区。

图为甘肃兆丰农业开发责任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资料图) 王琴供图
  相较于以前单一的豆制品,王琴在此基础上研发了油豆皮、豆干、豆包等,既保留了部分传统制作技艺,又凭借自动化设备改善了产品质量及生产条件,并克服困难将产品销到了海外,完成了父亲那辈人的心愿。
  在此之后,王琴成立甘肃兆丰农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申请注册“菽美”商标,成为当地有发展前景的企业,入驻陇南经济开发区徽县园区。9月上旬,中新网记者实地走访位于伏家镇的该企业时,进入原料储备库,浓浓豆香扑面而来,工人在无菌环境中紧锣密鼓地进行生产。
  “我这个人就是闲不下来,总想干一件事,把它干好,给社会做点贡献。”王琴接受采访时说,企业不仅为返乡大学生和农民工提供工作机会,而且以黄豆种植、加工、销售、尾料处理的完整产业链,带动了当地部分中小规模的种植、养殖产业。
  提及未来打算,王琴表示,“90后”的儿子也很倾心这一行,以后会让他接手管理厂子,结合其父亲,及她们母子三代人的新、旧思想,研发出年轻化的产品,开拓更多海外市场。(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