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9月10日,首批33名职工匠师齐聚北京市工会干部学院与全体教职工共庆全国第37个教师节。北京市总工会副主席潘建新为 “职工匠师”颁发聘书,佩戴校徽。首批获聘的职工匠师都是来自于首都各行业的劳动模范、大工匠、创新工作室领军人、技能竞赛优秀选手和企业首席技师。 (9月13日 《劳动午报》)
今年上半年,北京市总工会全面启动职工匠师建设工程,面向全市公开招募职工匠师。首批通过遴选产生的33名职工匠师参加了首期专题研修班。研修班通过线下专题研修和线上针对性辅导,从课程设计、课件制作、课堂讲授等方面对匠师教学综合能力进行培养,指导每位匠师深度打磨主题示范课。最终,所有匠师均顺利通过试讲评审,实现了由 “匠”到 “师”的华丽蜕变。
校企合作、现代学徒制等人才培养模式,有利于发挥出学校和企业的各自优势,共同培养社会与市场需要的人才。推行企业新型学徒制是通过学校、企业深度合作,教师、师傅联合传授,对学生以技能培养为主的现代人才培养模式。校企加强深度合作,企业深度参与协同育人,既有利于缓解当前就业压力,也能解决高技能人才短缺。
在 “现代学徒制”的实践中,许多地方打破了过去一些校企简单粗放的合作模式,而是采取校企双师带徒、工学交替培养、脱产或半脱产培养等方式共同培养新型学徒。例如:学校聘请优秀的 “工匠”为学校的兼职教师,学生拥有学校学生和企业学徒双重身份。北京市总工会聘请的这些 “职工匠师”,自身具有广泛的社会认同度,决定了他们是最有力的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的弘扬者和精湛技艺传承人,可发挥职工匠师的引领带动和示范效应,贯通匠师队伍建设、培训、管理机制,打造匠师讲堂、匠师进校园、送教入企等教学展示平台,助力企业发展和职工学习,形成人才培养的协同效应。
“不惰者,众善之师也。” “工匠成匠师”传承 “匠心匠意匠艺”,是用工匠精神、劳动精神、劳模精神激励更多劳动者特别是青年人走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的宝贵探索。企业和学校都可以运用 “现代学徒制”实践的机会,把改革创新作为发展的源泉,以 “现代学徒制”为创新人才培养机制,让更多的 “匠师”走进学校,走上讲坛,为学生授课,使 “匠师”身上的工匠精神、劳模精神、劳动精神等一代代传承下去,培养更多的 “中国工匠”,让世人看到更多的 “中国制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