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336|回复: 0

山东省率先开展“四新”经济新职业职称评审

发表于 2021-9-23 16:29:29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四年前,任涛林的工作阵地从 “机械设计”跨界到 “工业互联网”。如今,作为青岛海尔工业智能研究院有限公司标准总监,这位 “80后”青年博士已深度融入这一“新战场”。近日,青岛西海岸新区在全国率先开展 “工业互联网工程技术”职称评审,951人获评国内首批工业互联网工程技术职称,任涛林就是其中之一。
  “刚开始做工业互联网工作时,周围已经有不少同行了,现在感觉队伍越来越壮大,大家很期待得到专业上的认可。”任涛林说。任涛林主要负责海尔工业互联网领域知识产权申报等相关工作,曾主导海尔ISO大规模定制标准的申请、立项和研究。 “获评正高,受到 ‘内行人士’的专业肯定,很受鼓舞。”任涛林说。
  近年来,我省 “四新”经济蓬勃发展,新兴产业人才逐渐成为专业技术人才的重要力量,职称评价需求逐年增大。“基于高质量发展战略导向,紧扣 ‘十强’产业发展所需,我省率先分类推进 ‘四新’经济领域职称制度改革。”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副厅长周春艳介绍,具体做法是:依托 “四新”经济人才集聚度高的省级以上开发区,聚焦特色主导产业,我省分别设置工业互联网、新型功能材料、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技术、物联网、智能制造、碳纤维复合材料等6个新职业职称,引导人才投身新兴产业 “主战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今年3月,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技术高级职称评审在烟台开发区举行,最终3人获评正高、23人获评副高。中集海洋工程研究院研发中心高级工程师时磊虽没发表论文,但因长期扎根一线、工作实践经验丰富,并参与国家重大专项,获评该专业副高级职称。时磊说: “评上这一专业味儿更足的职称,让自己在职业发展中找到了 ‘新坐标’。”
  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研究室主任、研究员孙锐表示,面向新产业、新行业、新职业,山东分类创新设置新职业职称,用 “新尺子”量 “四新”经济人才,有效破解了 “游泳冠军”同 “长跑健将”同台竞技难题,为专业技术人才成长打造了精细化的 “新赛道”。
  目前,全省已评出 “四新”经济新职业职称1240人。值得注意的是,这些新职业职称,虽是依托开发区开展,但是打破地域、户籍等限制,全省同行业专技人才皆可参加,评审结果也全省通用。此外,为释放职称评审 “新效用”,我省大力支持新兴产业中具有高级职称的人才,申报产业领军人才等各类高层次人才工程。
(张春晓 刘一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