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125|回复: 0

推动全球生物多样性治理 我国超额完成3项“爱知目标”

发表于 2021-9-24 10:50:17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生物多样性丧失、气候变化、土地退化是当前全球人类面临的三大突出环境问题。”9月23日,在生态环境部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生态环境部自然生态保护司司长崔书红说,截至目前,我国在恢复和保障重要生态系统服务、增加生态系统复原力和碳储量等3项目标进展超越“爱知目标”要求,其他13项目标基本实现,4项目标取得阶段性进展,实施“爱知目标”总体情况高于全球平均水平。
  2010年确立的20个“爱知目标”,是国际社会为应对生物多样性丧失的严峻形势而制定的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计划。
  我国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而云南野生动物种类丰富度居全国之首。云南省生态环境厅副厅长王天喜说,近年来,云南不断探索野生动物栖息地保护和恢复的有效措施。目前全省已建362处自然保护地,发起首个野生动物全境保护网络,开创政府、公益组织、科研机构、社区、公众和企业等联合保护野生动物新模式。
  据调查监测,云南约有50种野生动物种群数量、分布区增加和扩大。每年迁徙至云南的鸟类多达420种,赤麻鸭、灰雁、绿翅鸭等7种水鸟数量超过1万只;亚洲象、西黑冠长臂猿、高黎贡白眉长臂猿、滇金丝猴、绿孔雀等珍稀濒危物种野生种群数量稳定增长。其中,亚洲象种群数量由150头增加到300头左右,滇金丝猴由1400只增加到近3000只。
  “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虽取得长足进展,但经济社会发展和生物多样性保护之间仍存在不平衡,生物多样性观测和监测预警能力有待加强,生物入侵防治形势仍然严峻,遗传资源流失问题较为突出。”崔书红说,下一步,我国将加强相关法律法规体系建设,加快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重大工程,在中央生态环保督察中重点突出生物多样性保护、应对气候变化等任务,完善生物遗传资源获取和惠益分享监管机制,建立外来入侵物种的预警和监测体系,提高应对新威胁和新挑战的能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