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枣矿集团柴里矿把自主保安当作实现本质安全的重要内容,围绕矿处自管、区队自治、班组自主、个人自律“四自管理”,经过探索,创新推行以干部自律、职工自觉、班组自主、区队自治、专业自控为主要内容的“自主管理”,着力推进“本质安全型矿井”建设。
无为而治
在实践中创新求变
作为一个建矿57年的老矿井,柴里矿在安全管理上,经历了粗放管理、制度管理、文化管理等几个阶段,但始终没有离开外力监督。按照能源集团全面推行自主管理的要求,突出正激励导向,全面推行自主管理,推动安全管理动能从外力监督向内生动力转换。
该矿不断创新安全管理模式,将自主管理与“智慧矿山”“智慧安监”建设相结合,创新打造自主管理安全监管大数据中心,发挥计算机、大数据优势,将自主管理的制度运行、考核奖惩、内容公示等进行数据化,发挥制度落实、动态监管、综合评价、档案管理、考核奖惩、公示预警等“十大功能”,为自主管理规范运行提供技术支撑。
同时,做好超定员重大事故隐患管控,自主研发集视频监控、语音报警、自动拦截于一体的“井下区域精准限员智能控制系统”,通过与人员精准定位系统联网联动,实现限员区域人员身份智能化识别、自动化管控,有效控制受限制人员进入限员区域的隐患发生。
该矿创新应用NFC智能巡检系统,建立设备“码上通”,实现设备隐患信息等相关情况“扫码即知”、实时查询。通过NFC服务,对存在的问题进行记录,并通过点检、巡检周期进行实时预警和任务推送。
融合提升
在运行中融会贯通
柴里矿突出“实用、实效、实绩”,在运行中融会贯通,构建长效机制,推动自主管理与当前系列行之有效的管控举措融合提升。
建立自主管理示范区队建设机制,选取安全管理基础条件较好的综采工区作为试点,赋予区队安全管控自主权、隐患治理自主权、施工组织自主权,极大地调动区队自主管理的主观能动性。“实施以来,区队三违人数和隐患条数同比分别降低12%和16%,工程质量优良品率同比提高17.3%,并消除破皮伤现象,推动区队管理由被动监督考核向自主提升管理转变。”安监处主任工程师曹士喜说。
融合“双基建设36策”,该矿按照区队开好3个会议、落实10项制度规定动作,赋予区队安全管理、安全教育、质量管理、三违防控、隐患整治、内部监督“六大自治职能”,引导区队自我管理、自我监督、自我提升,3个区队成功晋升为“铜牌自治区队”,提升区队自治能力。
融合“专业专项治理”,建立“专业技术会诊”制度,健全“专业安全责任落实链”,立足于“让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指导、帮扶基层区队解决实际问题,推动专业自控管理循序渐进、螺旋上升。
建立机制
在考核中激发潜能
柴里矿建立个人保班组、班组保区队、区队保专业“层级包保”考核评价机制。对月度内评价得分90分以上,未出现否决项的自觉职工、自主班组、自治区队和自控专业分别兑现相应奖励。对连读两个月、三个月和半年以上达到自主管理评价标准的班组、区队、专业,分别给予铜牌、银牌、金牌“三等级”挂牌命名,并对应提高奖励额度。
该矿建立安全诚信月度考核评价制度,做到“短期激励”与“长期拉动”相结合,分别建立职工、班组、区队、专业和干部安全诚信档案;每月开展一次安全诚信评选活动,分别评出“安全诚信班组”“安全诚信班组长”和“安全诚信区队”,在月度安全生产工作会议上表彰奖励。
建立管理干部负面清单制度,动态考核、即时公示,采取“负积分、抓末位”的方式“一月一评定一定格”,分别排出每个层级管理人员的前三名和后三名,全矿通报、对等奖惩,倒逼管理干部提高“自律”意识。目前有1600余名职工达到“自觉职工”标准,推动职工由“要我安全”向“我要安全”意识转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