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298|回复: 0

夜查酒驾,岂可讲人情世故

发表于 2021-9-24 16:03:54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原标题:夜查酒驾,岂可讲人情世故

  这两天,两起交警夜查酒驾的新闻让人印象深刻。

  9月21日,山东滨州交警夜查酒驾时,一辆被查车辆中有人称是“市公安局的”,交警遂未按流程执法便放行。

  9月22日,同样是夜查酒驾,广东某市交警邂逅一对奇怪的男女。男子称坐在驾驶座上的白衣女子是其老婆,车是老婆开的;女子也称是自己开的车,和男子是朋友关系。

  究竟是老婆还是朋友,虽然不在交警的管辖范围内,但可见其中必有猫腻。一查监控,原来是喝了酒的男子开着车,临时和女子掉包换位。替人顶包也是要承担刑责的,那个白衣女子估计肠子都要悔青了。

  而滨州一事则“荣幸”地登上了新华社等央媒,获得了流量和关注的极大青睐。你看,成名有时也不是一件很难的事嘛,往往不经意间,全国人民就都知道了。

  经查,自称市公安局的林某某确实是滨州市公安局人员。执勤交警未按流程执法便放行,无非是出于“做人留一线,日后好相见”的心理。

  与人相处,话不可说满,事不可做绝,留有余地,才有回旋的空间。简单地说,世事洞明、人情练达,作为流传久远的处世“鸡汤”,倒也不能说有什么不对。

  但执法若是渗进了人情和面子,便容易构成选择性执法。人们常说法律不外乎人情,但此人情非彼人情,指的是法律不会超出人类社会的情感之外,即符合社会的伦理道德、人的思想感情。选择性执法恰恰违背了公平正义的社会伦理,最容易引发公众不满。

  当然,滨州警方也不含糊。调查通报来得非常详细迅速。执勤民警、分管领导、当事人等相关责任人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处分。就网络舆情处理而言,效果是立竿见影的。(林如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