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23|回复: 0

《生物多样性云南史料缉校》发布 百万字史料开启千年对话

发表于 2021-9-26 19:21:15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来源:中国新闻网

    图为《生物多样性云南史料缉校》。  熊佳欣 摄
  中新网昆明9月26日电 (熊佳欣)26日,《生物多样性云南史料辑校》正式发布。该书梳理了公元前239年-1949年两千余年间文献史料中有关云南生物多样性的内容,形成了100余万字的著作,诠释了云南之美的历史渊源,为云南作为生物多样性宝库提供了真实厚重的文献基础。
  据了解,该书由云南省社会科学院、中国(昆明)南亚东南亚研究院联合推出,是基于云南省社科院江燕、毕先弟两位专家数十年积累,在现存300多种古籍中整理出从《史记》“庄蹻开滇”到新中国成立之前(公元前239年-1949年)2000余年间,与云南有关的植物、动物、微生物、花卉、茶叶文献史料上万条,按照“动物王国”“植物王国”“世界花园”三个篇章的全新框架分类编排、校勘注释,最终选取具有云南特色的23属5500余条,编纂而成100余万字的著作。
  《生物多样性云南史料辑校》以即将召开的《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第十五次会议(COP15)为契机发布,将沉睡中的文献史料“穿越时空”般重新带回人们视野,向世界展示云南古代丰富的植物、动物、微生物,诠释了云南之美的历史渊源,为云南作为生物多样性宝库提供了真实厚重的文献基础,对进一步推动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现实意义和战略意义。
  当日,第二届“云岭智库论坛”同期举办。论坛现场,来自云南省社会科学院、云南大学、云南省农科院花卉研究所的专家学者围绕“生物多样性”作主题发言。专家们认为,云南有特殊的地理区位、复杂多样的地形地貌、多样的气候条件构成的生态环境多样性,孕育形成云南的生物多样性,自远古就生活在云南的各民族先民,在长期与大自然相互依存的实践中,发展出与生态环境多样性和生物多样性相互适应、高度融合的民族文化多样性。
  云南省社会科学院、中国(昆明)南亚东南亚研究院专家、本书作者之一江燕表示,《生物多样性云南史料辑校》是从传统学术研究向社会服务功能转变,为当代提供信史的开创性、创新性成果,辑录史料古为今用,既不失古籍整理研究之严谨古朴,又与COP15国际接轨,向世界展示中国奉献全球可持续发展暨保护生物多样性的“中国智慧”与“云南经验”。(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