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498|回复: 0

追求诗和远方,任何时候都不晚

发表于 2021-9-29 16:43:08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原标题:追求诗和远方,任何时候都不晚

据钱江晚报·小时新闻报道,58岁的铁路员工斯多林,40岁开始学习钢琴、42岁开始临摹一千遍《兰亭序》,45岁开始学篆刻……他已经实现了人生多个梦想——作家梦、篆刻梦、书法梦、钢琴梦;还有初中都没毕业的徐安玲,退休后才开始学画画,2013年被中国美院成人大专班录取,2017年以超过录取分数线87分的成绩,考取中国美院书法专业本科,今年6月,70岁的她拿下了第二个艺术学学士学位,国画专业。

斯多林和徐安玲两位前辈,用自己的励志经历,回答了这个人生问题:随着年纪渐长,我们究竟是认命埋没在柴米油盐中,还是知难而上,顺从内心指引,去追寻诗和远方?

社会生活是复杂而残酷的。多少人在年轻时代曾怀揣梦想,后来经过一次次打击,变得战战兢兢、奔波劳碌。好不容易在社会上站稳脚跟,却每天面对无尽的工作和竞争压力,渐渐消磨了斗志,诗和远方越发遥不可及。

梯子的梯阶从来不是用来歇脚的,它只是让人们的脚放上一两秒,以便让另一只脚往上登。就像斯多林,为了追求梦想,他凌晨4点钟起床,开始一丝不苟地篆刻。他会在公交车、火车上利用碎片时间写新闻稿、文学稿,设计印稿等。即使去韩国参加世界儿童文学大会,他也带着纸笔墨临习《兰亭序》和写作。而徐安玲文化课基础差,就一遍遍地抄单词、背单词,用最笨的办法通过了英语考试。为了多练多画弥补自己的不足,她索性住进了画室。

成功没有捷径,都靠一点一滴积累。是的,年纪大了,记忆力减退,学习能力有所下降,但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爱好,有了理想,有了挤出来的时间,就会激发学习的动力,弥补年龄劣势,从而老而弥坚,不坠青云之志。

越来越多的中国高龄励志故事出现在我们身边。他们的亮相通常会受到人们的关注,像一个个感叹号一样提醒大家:成功,从来不是年轻人的专属品!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金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