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老人百万家产遗赠居委会具有多重意义
近日,江苏无锡。94岁老人去世后百万家产遗赠居委会,其失联近60年的子女出现争遗产,称老人离婚后未抚养四名子女。最终,法院判决遗产归居委会所有。(9月29日 澎湃新闻)
在中国传统习俗里,“养儿防老”似乎根深蒂固,把家产传给子子孙孙也是天经地义。可随着社会老龄化进程的日益加剧,不要说无儿无女孤寡老人久病床前无孝子,就算儿孙满堂老人,在如今现实生活中,恐怕也难以顾及到。
然从目前很多家庭状况来看,老人需要人悉心照顾时,子女们却躲得无影无踪,一旦老人去世后,有财产要处理时,他们立刻马上蜂拥而至,甚至,有的还为争得一己利益,不顾兄弟之情,闹得反目为仇。这次发生在无锡市梁溪区的曹大爷也是其中一例。曹大爷30多岁即与安徽的妻子离婚,独自一人回无锡老家,“一个人生活在一间20多平方米的小屋里,没听说过他有妻儿老小”。等到老人去世后,其子女突然冒出来要争遗产。所幸,法院判决与老人遗愿一致,将家产遗赠居委会。其理由是:居委会平时对他照顾有加,在曹大爷弟弟妹妹的见证下,他与居委会签订了一份《处理意见》,由居委会按“五保户”待遇给曹大爷负责生活、养老至寿终,曹大爷的动产及不动产在其寿终后由居委会处置。居委会、曹大爷及曹大爷的弟弟妹妹均在《处理意见》上签了字。
可见,老人百万家产遗赠居委会具有多重意义。一是“以房养老”也是可以借鉴和推行的养老方式之一,不管是社区还是子女,谁对老人生活照顾,谁就依法享有老人财产继承权;二是也给子女敲了警钟。特别是对亲情冷漠、把金钱看得很重的子女,就要转变固有的思维定式了。再说,孝老爱亲原本就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尤其是在当前社会老龄化日渐加剧,今天的老人,就是明天的我们自己。即便撇开分割家产不说,单就血浓于水的亲情和想象以后我们自己老去的时候,都没理由不照顾好自己的父母双亲啊!所以,无论从哪个角度讲,老人百万家产遗赠居委会都值得我们每个家庭,每个人警示和反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