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1|回复: 0

创新成果变股权 劳模工匠做股东

发表于 2021-10-3 15:13:42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中工网讯“创新成果变股权,劳模工匠做股东,新公司的成立给了我们从创新到创业的新平台。”9月17日,甘肃金川智慧测控技术有限公司宣告成立,在这个“混合”了国有资产、工匠团队、社会资本的初创公司里,高级技师、陇原工匠杨秉松担任企业副董事长、技术总监,手捧着刚刚领到的营业执照,欣喜之情溢于言表。
  去年以来,作为全国首批“产改”全面试点单位之一,金川集团破除制度机制障碍,取得初步成效:将职工创新成果对外交易获得利润,全部用于奖励成果创造人;在“揭榜挂帅”选聘科研课题负责人中,不设门槛、不问身份,有1081名一线工人参与到235个科研攻关项目享受项目津贴。
  杨秉松曾是金川集团的一名普通仪表工,经过30年的持续学习钻研,成长为企业仪器仪表专业的技术领军人才,破格进入金川集团镍钴研究设计院。随着“杨秉松劳模创新工作室”的成立,他带领团队研发出有色行业急需的耐高温传感器等80余种特种仪表。
  特别是今年以来,在甘肃省总工会、甘肃省职工技术协会的支持下,杨秉松领衔成立“金仪求精”劳模工匠创新联盟,邀请国内顶尖的院士专家合作,形成系列化、定制化的独家高端产品,具备了独立发展仪器仪表高新技术企业的基础。
  但是,创新成果要进一步实现产品化、产业化,面临投入、分配的难题,导致许多职工创新成果“躺”在展台里,无法跨过“最后一公里”。
  “必须进一步创新分配激励机制,让一线技术工人的创新创造与现代企业制度的发展相融合。”金川集团公司党委常委、工会主席胡耀琼认为,将创新成果培育为充分市场化的高质量产业,也是深化改革的目标之一。
  为此,金川集团对杨秉松团队科技成果的权属、评估作价、折股数量和比例等事项全面梳理、明确约定,形成明晰的知识产权,并得到了甘肃省国资委的支持。
  “我们具备很强的产品设计能力及市场开拓能力,有共同合作的良好基础。”与杨秉松团队有过多年业务合作的浙江钛合智控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黄建国,敏锐地看到了新机遇。经过多次协商谈判,9月初签订了三方合资协议:浙江钛合和杨秉松团队分别持有30%的股份,镍钴研究设计院持股40%。
  “希望工匠持股能激发更多的产业工人创新创效。”镍钴研究设计院院长、镍钴资源综合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马玉天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