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51|回复: 0

破解“多头检查”“重复检查”难题 浙江本月起开展医学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工作

发表于 2021-10-4 20:13:30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9月30 日,浙江省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省卫生健康委员会、省医疗保障局、省财政厅印发的《关于全面推进医疗机构间医学影像检查资料和医学检验结果互认共享工作的实施意见》将于10月14日起施行,在全省范围内推动医学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工作,着力破解医学检查检验结果区域之间、医院之间不互认、难共享问题,以及患者就医时“多头检查”“重复检查”等情况。
  医学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共享也是近年来人民群众呼声较高、十分期待的卫生健康改革项目,是解决“多头检查”“重复检查”等问题的关键。推进医学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共享不仅能够节约有限的医疗资源、缩短检验检查等候时间,还能减少医疗费用支出、提升就医满意度。
  这是一场“刀刃向内”的改革。我省加强政策协同保障,形成部门联动机制,解决“不愿认”的问题。我省综合运用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医疗服务价格调整以及财政的考核激励约束机制等多种保障政策协同推进。
  数字赋能是推进互联互通互认的一大引擎。我省坚持以数字化改革为引领,通过信息存储、数据传输、智能检索、智能提醒、分析反馈的数字化手段来推动改革,通过加强信息基础建设,开发统一互认系统,解决“不能认”的问题。
  医学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共享到底涉及哪些项目?会上介绍,首批互认项目分为93个检验类项目和180个放射类项目。本次入选的项目都是临床看病就医过程当中高频检查检验类项目。如180个放射类项目是临床最为常用、使用频度最高的检查项目,涵盖了临床高频检查事项80%的检查量。当然,随着改革的稳步推进,在确保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的情况下,我省也将不断地扩大互认的目录范围。
  我省医疗机构众多,每家医院的检查设备、检验试剂也都有差别,医生水平也不一样。如何在互认中确保医疗质量和安全?据了解,首批纳入互认项目都是质量相对可控的项目,且医学检验项目被互认的医疗机构需每年要参加国家、省级的室间质评,这就在很大程度上确保了各家实验室的医疗能力和水平,通过制定统一互认标准,解决“不敢认”的问题。
  由于医学检查检验项目比较多,在不同医院的名称和编码可能都不一样。我省在推进改革的时候就按照“最小颗粒度”的要求对项目进行分解,统一检查检验项目的名称,同时对这些项目制定唯一的编码,做到全省统一,为不同医疗机构之间的互认提供精准提醒。
  医学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工作提高了患者就医的满意度——所有的检查检验结果以及报告都是通过卫生专网传输,通过大数据检索对以往检验检查的数据进行匹配,计算机自动匹配,可查询患者30天内的检查检验结果,患者在就医的时候无需携带检查报告单和影像胶片就医。不过,检查检验结果关乎患者看病就医隐私,为保障数据安全,我省规定在充分告知的前提下经患者本人授权同意后才可以调阅以往的检验检查以及就诊的相关信息。
  到今年年底,我省将实现智慧医保核心系统上线,全省检查检验结果信息将逐步通过智慧医保平台实现共享,以后老百姓通过医保APP可以直接查阅在全省医院所做的相关检查检验结果,及时了解检查检验情况,方便就医,减轻负担。
  目前,我省已经先行在浙江省人民医院等4家省级医院及杭州市、嘉兴市开展了试点。目前,4家试点的省级医院已完成所有医生工作站的系统改造,全面开展互认工作;杭州市富阳区实施两个月来,累计完成数据共享调阅67万余人次、互认4.6万项次。
  根据工作安排,我省将于10月底前完成省级医院间互联互通互认工作,并以地级市为单位实现区域内医疗机构间互联互通互认。12月底前,各市平台完成与省平台对接,最终实现省市县医疗机构间互联互通互认。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