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日前,在省总工会驻苏州工业园区蹲点工作组的推动下,全省首家“社会组织与企业互动服务中心”成立,探索借助社会组织“传手”力量,推动产改落地见效。这是苏州工业园区“社企联姻、工益同行”项目的又一创新探索。
苏州工业园区总工会主席陈欣告诉记者,园区制造业发达,正向“制造+研发+营销+服务”全面转型升级,161家跨国公司设立总部型项目,各类总部99家,上市企业49家,彰显了高端化产业特色鲜明、国际化创新动能强劲的特点。然而,基层工会人手少、经验少,制约着产改工作的推进,急需充分调动社会组织专业力量参与进来。
工会搭台,社企“联姻”
社企“联姻”,源自苏州工业园区湖东工联会引进优质社会组织服务职工的探索,被视为工会联系引导劳动关系领域社会组织工作先行先试的典型。
湖东社区(街道)有1000多家企业,5万多名工会会员。面对数量庞大的企业和工会会员,只有两个人的工联会怎么开展工作、服务职工,曾经是一道难题。
2017年年初,湖东工联会推出了“社企联姻会”创新项目,工会当“红娘”,促成湖东优秀社会组织积极承办企业工会职工服务项目。
从“非遗”文化体验到亲子森林学校,从保龄球嘉年华到爱情对对碰,从一线职工能力养成计划到关爱外来务工人员子弟……不同的企业总能找到职工感兴趣的项目。
“社企‘联姻’,既解决有些工作做不了的问题,还解决了做不好的问题。”陈欣认为,湖东工联会抓住社会组织蓬勃发展契机,将优质社会组织吸纳到工会工作中来,走出一条社会组织承接工会工作的新路,值得推广。
2017年10月,“社企联姻、工益同行”项目正式启动。园区总工会通过项目化购买方式委托园区社会创新发展中心进行运营实施,通过劳动领域社会组织培育、社企互动平台搭建、职工服务创新项目合作、社会组织工会建设等方式,凝聚社会组织专业化力量服务企业职工。
“园区企业多,职工数量大,企业和基层工会为职工提供服务的需求越来越多、要求越来越高;而社会组织也正在积极寻找自身发展提升的突破口。两者紧密合作,可以为职工日益多元化、个性化、专业化的服务需求带来新鲜的力量。”陈欣说。
品牌大赛引领专业化服务
2018年,园区总工会发起举办企业职工服务创新项目大赛。首届大赛共有19个项目成功落地企业,服务内容涵盖员工身心健康关怀、专业技能培训、传统文化体验、亲子互动等方面,开展各类活动450余场、服务企业职工上万人次,以形式新颖、内容丰富的专业化服务,较好地满足了职工多元化、个性化的需求。
2019年的第二届大赛,则从原先的社企合作模式,延伸到职工社团项目;从原先的基层企业工会,延伸到板块工会和小三级工会等各级工会。首次参加大赛的和舰芯片公司代表认为,社会组织能量很大,对企业提供的服务也比较专业,“希望通过这次比赛为我们的职工提供精准、到位的服务。”
“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让工作变得有了人情味,同时感觉个人素养都得到了提升。”苏州长城开发科技有限公司职工时小燕在参加了企业引入的“国韵·知行合一”项目活动后感慨地说。
目前,园区共举办三届大赛,积累近200个优秀社企服务项目,撬动资金近400万元,累计开展2000余场活动,服务职工10余万人次。
让“一加一大于二”
“社企联姻、工益同行”,得实惠的不仅仅是企业和职工,社会组织也获得健康发展,行业活力大大提升,实现了“一加一大于二”。
园区成立了社会组织工会联合会,覆盖社会组织200余家、拥有会员近700人。工联会先后提供权益维护、情感关怀、矛盾调解、健康支持等十大服务项目,形成“党群志愿服务”“红色社工公益行”“互益伙伴计划”“女神课堂”“社会创业伙伴家宴”“工益汇”等品牌活动,受到广大会员的欢迎和认可,会员组织中有4家获评苏州工业园区三星级党支部。
通过近四年的项目实施,目前已培育了193家契合职工需求、服务能力强的劳动领域社会组织,搭建了一个多维度的社企互动平台,促进了社企服务的需求和供给的精准匹配。
陈欣表示,下一步将结合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工作,在选择不同类型的企业作为产改试点来推动的同时,引导社会组织充分发挥“传手”职能,拓展服务内涵,助推新时代产改向纵深推进、在基层落实,有意识地培养一批领军型社会组织,支持他们不断发展壮大,更好地承担产改政策宣传、思想引领、赋能成长、维权服务等具有工会鲜明特色的产改项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