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春节接近尾声,大批人群陆续返回城市,于是道路拥堵又成为人们关心的话题。
对于驾车返城的人来说,最头疼的莫过于离家越近越难以动弹的路况。尤其是在城市边缘的各条高速公路收费站附近,排队等候的车辆经常排起长龙,收费造成的拥堵有时长达数公里。如何让高速公路在春节后保持畅通,不仅是民众关心的问题,也是地方政府不得不面对的课题。据媒体报道,上海市有关方面近日做出表示,如果高速公路收费道口出现长时间、大面积拥堵,公路部门将视实时车流,采取部分车道免费放行的措施。
上海所采取的“可能免费放行”是一种权宜之策。由于没有相关法规的约束,免费放行既没有明确的先决条件,也缺乏强制性,因而很难给公民带来愉快的预期。但就算如此,一旦免费放行真的在拥堵路段间歇执行,也会给汹涌的车流带来便利,给城市交通带来秩序,给回家的人减轻精神负担。这是一个好消息。
高速公路有条件免费放行,近年来在多个地区试水。山东省曾尝试在春节期间实行高速公路免费放行两天,这一惠民便民的措施赢得了普遍的好评。免费放行期间,高速公路车辆通行数量大增,却没有造成严重的拥堵,这也侧证了收费站是高速拥堵的症结之一。效果最明显的,要数广东省于2010年“五一”小长假期间所采取的疏堵策略。在省委书记汪洋的过问下,广东省公路交通和交管部门严格执行该省“公路条例”的有关规定,长假期间共免费放行数百次、车辆14万辆,很多人都在网上感叹“这个长假开车太顺了”。江苏省是最早在法规层面尝试免费放行的地区,其地方法规在修订之后,对于道路免费放行的规定也更为具体和可操作,为其他地区提供了借鉴。
在缺乏国家统一制度安排的情况下,各地方尝试的免费放行政策给地方民众带来了一定的便利,但也造成了苦乐不均的状况。有些道路拥堵非常严重的地区,由于利益掣肘的关系,并没有采取节假日或拥堵情况下免费放行的做法,让驾车人经常“望路兴叹”。而在实行有条件免费放行的地方,由于政策带有一定的弹性和“个性色彩”,带来的好处也会大打折扣。更重要的是,免费放行涉及多个环节的利益调整,如果没有权威性法律的居中调节,就很难形成一种可预期的常态。比如,免费放行期间所导致的通行费损失如何计算和补偿,就是公路经营者最为关心的问题。如果没有科学的补偿方案,收费站口就可能在免费放行方面玩猫腻。此外,政府交通部门做出免费放行决定,是对收费公路经营管理的一种行政干预,它也需要法律的明确授权,并受到严格约束,这种管理结构的调整也要以法律的形式去规范。
机动车数量剧增,是整个社会都面临的普遍现实,因此应该建立起与之相适应的汽车文明。其中最重要的,当然是法律的制订和完善。节假日期间城市周边及高速公路的拥堵是存在已久的社会问题。拥堵会导致交通事故发生。拥堵带来大面积的负面情绪,直接影响到社会生活的和谐稳定。拥堵还会给公众生活造成极大的不便,并加大社会管理的成本。解决节假日期间的道路拥堵问题,其实是各级政府必须正视并迫切采取对策的。从各地所尝试的免费放行办法看,间歇免费放行几乎是疏通道路淤塞、缓解交通压力的万应灵丹,它所需要的只是规范化和制度化而已。(蔡方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