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59|回复: 0

增强人才储备的紧迫感

发表于 2021-10-7 11:44:31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也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渴求人才。”在近日召开的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如是强调。同时他指出,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为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人才支撑,为2050年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打好人才基础。

  从十一年前的“全国人才工作会议”,到今日“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两个字的变化,既凸显党管人才的根本属性,也传递出人才储备的现实紧迫感。大国比拼、科技进步、社会发展,最重要的就是人才。当下,我们处在第二个一百年的启航阶段,更处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要答好这道现实考题,就要有“伯乐相马”的慧眼、“鸾翔凤集”的环境、“简贤任能”的制度。

  “天下之治者在人才”。人才储备是国家发展的关键所在,也是新动能培育的创新本源。“广开进贤之路、广纳天下英才”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不言而喻。这从近年来各大城市的“人才争夺战”可见一斑。每个行业需要的人才都不同,所以招揽人才,识别人才,应根据现实需要,发掘最合适的人选。干事创业的环境好,才能栽好梧桐树,引来金凤凰。让人才留下来、扎下根,竞相展现创新创造的才华与活力,才能创造新的辉煌与未来。

  虽然“我国已经拥有一支规模宏大、素质优良、结构不断优化、作用日益突出的人才队伍”,但对人才的渴求,仍十分强烈。广大科技工作者,特别是没有“帽子”青年科技工作者也应厚爱,合理的人才结构一定是金字塔形的。与此同时,习近平总书记用“必须增强忧患意识”,来强调我们的自主人才培养,也就是说,重视人才的自主培养,大学教育是重要的一环。

  人身之所重者元气,国家之所重者人才。人才的养成并非一朝一夕,是个系统工程,需要在自主培养和引进来的双重作用力下见实效,同时在大学和社会两个层面发力,进而增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的底气,驱动中国这艘巨轮推开滚滚浪潮,驶向民族复兴。(陆玄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