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163|回复: 1

探访黑井古镇 寻找失落的千年盐都(组图)

发表于 2011-2-9 15:58:30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2011年02月09日14:54  新浪旅游  文章来源:遁世无闷 新浪博主

【旅游提示】

  交通:距昆明200公里,成昆铁路穿境而过,可坐班车或火车至。

  住宿:武家大院现已成为客栈,建议住一晚,体验一下古时深宅大院的生活。

 去黑井的最佳途径是乘成昆线的火车两小时可到,但是每日返程的时间不合适,还是坐汽车了。山路崎岖且狭窄,会车往往都很困难。当地的司机技术不错,一路飞奔。­

 黑井,古时云南重要的盐产地。相传,当地土人李阿召放牛,见黑牛舔地出盐,于是挖井取卤,黑井因而得名。虽然故事不能全信,但是盐业对于当地的发展曾起到重要的作用,然而随着制盐工艺的提高,传统烧盐效率低下,到近代此地就败落了。如今恐怕黑井仍是楚雄山区的贫困乡镇,村口的希望小学援建得不错。开发旅游资源,也是为昔日盐都复兴助力吧?!­

  整个古镇依山而建,面临龙川江,进入的过道两旁是仿古的建筑,门前都是一个台子,是当年做盐业买卖的地方。门上“十星文明户”的牌子,是“精神文明”的象征,嘿嘿!

    还未过桥,就见“节孝总坊”,清末文物,恐怕是“老佛爷”文化影响,凤在龙之上。所谓“总坊”,是当年地方乡绅召集附近共同建造,可见当时黑井当年的显赫地位。阳光明媚,老人们在路边晒太阳,晾豆豉。­

     经过石孔桥,进入镇里,当街的理发店正在拍摄电影。如今的古镇,开发旅游这也成了套路。旁边还有好几个理发店,有点前几日“小洲村”老店味道。­

    街道两旁都是小百货,主要的商品就是各种形状和不同功用的盐品,再有就是腊肉、火腿、干豆豉和本地的雀嘴茶。小朋友在地上拍纸游戏,小时候也玩过,因而倍感亲切。­

  餐馆很多,捡一家人气旺的进去,窗台晒的红辣椒,重口味!­

    酒足饭饱,于是去参观古盐作坊。出镇口有租骡车的,路途不远,大家还是决定步行。

    作坊的老板上前介绍古制盐工艺,要亲自动手就是收费项目。也不知道是真是假,也就作罢。旁边的展示厅有黑井历史展,早在唐代这里就是南绍王族御用盐的供应之所。“黑井之盐,洁白味美”!­

    回到镇上,从黑牛盐井旁登上半山的大龙祠,桂花飘香。­

   祠堂外可俯瞰全镇,祠堂内供奉当地盐业始祖——李阿召。龙王的称号是后人为抬高阿召身份而“黄袍加身”的,正堂对面的戏台每年祭祖时必定有精彩的演出。­

    镇内最大的院落当属武家大院,穿过古街,在炮仗花下便能找到。想必家产殷实,屋舍大都木制建筑,家里可是出过进士!­

    家里还有戏台,“王”字的格局,穿堂走巷,登高可一览全镇。­

    走累了,大家坐下来泡一壶雀嘴茶,回甘爽口。­

    冬日下午的古镇暖洋洋,老人们三五成堆的聚在一起摆牌局,甚是惬意,哪有谁顾及镇口公益电影的繁忙拍摄!­


  
U5230P704DT20110209144142[1].jpg
U5230P704DT20110209144321[1].jpg
U5230P704DT20110209144339[1].jpg
U5230P704DT20110209144408[1].jpg
U5230P704DT20110209144425[1].jpg
U5230P704DT20110209144636[1].jpg
U5230P704DT20110209144657[1].jpg
U5230P704DT20110209144715[1].jpg
U5230P704DT20110209144756[1].jpg
U5230P704DT20110209145041[1].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2-14 16:16:28 | 查看全部
探遍中国古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