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63|回复: 0

演艺圈“无风险套利”有风险

发表于 2021-10-8 15:16:22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近期,不少昔日风光的明星或因违反法律或因失德失范而彻底“退圈”“除名”,相关监管部门对其作品、商业代言同样采取“零容忍”的严厉态度,下架、停机、撤档声不断。几乎一夜之间,“艺人风险调查”热了起来,有机构不到一个月的接单量相当于过去三年的总和。

  投资有风险,入市须谨慎。这句股民耳熟能详的风险警告语,对于所有的投资其实都适用。但有不少人很容易被逐利的狂热冲昏了头脑,忘记了风险控制,直到付出了惨重的代价,才能汲取一点惨痛的教训。

  演艺圈的投资也是如此。曾经,投资明星、艺人几乎是“无风险套利”。只要明星足够火、流量足够大,签约就会蜂拥而至,投资回报自然也超乎想象。然而,世界上从来就没有无风险的投资,只是风险伺机而动,没有爆发而已,一旦爆发则如山崩海啸、摧枯拉朽。

  因此,现在的演艺圈投资人普遍提高了风险意识,这是一种积极的转向。这种转向不再流量至上,在选择投资、使用艺人时,将艺人的政治风险、法律风险、道德风险、商业风险作为重要考量因素,是件好事。

  这一方面说明整治娱乐圈乱象,从整治劣迹明星开始,算是抓住了牛鼻子,找准了切入点。相关整治政策措施剑之所指,就是要倒逼各方加强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还演艺圈一个清朗的生态环境。

  另一方面,相关机构、投资方进行“风险调查”的各个风险点,正是某些明星艺人身上存在的一些问题,非常具有针对性。譬如,政治素养不高、法律意识淡薄、道德观念滑坡、违法失德言行等等。“风险调查”不仅可以帮助演艺机构、投资方控制风险,也有助于将演艺圈存在的现象、问题暴露出来,加以改正。

  对于演艺人员来说,来自相关机构、投资人的“风险调查”,不仅是压力,也是动力。可以将之视为镜鉴,加强自我修养与自律,做一个真金不怕火炼德艺双馨的演艺工作者。

  因而,演艺机构、投资人和演艺工作者仅仅为了控制投资风险、职业风险而加强自身的风险控制与管理,还远远不够。必须时时刻刻意识到自己身上肩负的社会责任,严以律己,做对得起观众,对得起社会,经得起时间检验的文艺工作者。 (赵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