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227|回复: 0

大城市治理更需细功夫

发表于 2021-10-9 18:49:54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原标题:大城市治理更需细功夫

  国家统计局近日发布的《经济社会发展统计图表: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超大、特大城市人口基本情况》显示,我国超大、特大城市数量已达到21个。其中,超大城市(城区常住人口1000万以上)有7个,特大城市(城区常住人口500万以上1000万以下)有14个。

  大城市人口之所以越来越多,城市吸引力是重要因素。大城市往往经济发展水平高、产业基础强、就业机会多、交通条件发达、教育医疗等资源丰富。整体上看,人口向大城市及城市群集聚的趋势更加明显。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空间结构正在发生深刻变化,中心城市和城市群成为承载发展要素的主要空间形式。21个超大、特大城市中,9个国家中心城市全部在列。除北上广深等传统一线城市外,成都、武汉、杭州、南京、长沙等新一线城市正加速崛起,东莞、佛山等制造业大市也在持续吸引人才落户成为“新市民”。从区域分布看,东部地区城市数量超过一半达到11个,其中广东省独占4席。7个超大城市,来自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和成渝城市群等主要城市群。

  当前,“城兴人、人兴业、业兴城”的发展逻辑愈发明显,人才成为城市的核心竞争力。近年来,我国不断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全面放开、放宽城市落户条件,破除妨碍劳动力、人才社会性流动的体制机制弊端。各地纷纷加入“抢人大战”,以各种优惠条件引才留才,“零门槛”落户成为大部分城市的标配。比如,此次距离超大城市仅一步之遥的武汉,近期再次出台政策,进一步放宽落户门槛。

  超大、特大城市不断扩容,既反映了城镇化和经济集聚的趋势性变化,也对提高城市治理能力和协调发展提出了新要求。

  一方面,产业和人口向优势区域集中是客观经济规律,但城市单体规模不能无限扩张。目前,我国超大城市和特大城市的人口密度总体偏高,要统筹兼顾经济、生活、生态、安全等多元需要,转变超大、特大城市开发建设方式,通过产业、交通、公共服务等领域的一体化建设,促进人口在都市圈和城市群有序便利流动。

  另一方面,对于城市来说,“吸引人”是基础,“留住人”是关键,“成就人”是核心。城市规模越大,越需要精细化管理,越需要在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健全公共服务体系、优化营商环境等方面下功夫,不断提升社会治理能力,切实解决人们关注的就业、住房、教育、医疗、通勤等痛点难点,努力创造宜业、宜居、宜乐、宜游的良好环境,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熊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