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2590|回复: 0

拧紧工地“安全阀”

发表于 2021-10-11 11:07:09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追梦·一线职工风采录】
                          来源:中工网-工人日报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刘友婷 通讯员 张秋琳 覃楚涵
  深圳,这是蔡伯利小时候常听大人们提到的“外面的世界”,生长在广东茂名一个小县城的他,一直对这座城市充满向往。2016年退伍后,一次偶然的机会,他来到深圳成为中建三局的一名建筑工人。

赵春青 绘
  “父亲也是一名建筑工人,我知道这个行业很辛苦,但还是想出来拼一拼。”这位95后决心在深圳干出一片天。
  初到工地时,他从早到晚地跟在老安全员后面,认真做笔记,晚上回到宿舍,在脑海中“过电影”,回想当天的学习内容,不明白的,第二天再去请教。
  他的口袋里总是装着“三件套”——一份图纸、一支铅笔、一张白纸。一有空,他就拿出图纸自学,把不懂之处记录下来虚心求教。
  “现在施工条件比以前好多了。”蔡伯利感叹,以前10多个人才能干完的活,现在两三名操作工,再加一台机器就能搞定。
  近年来,企业的数字化转型给工人们带来了新机遇,也催生了新挑战——工地上的新机器对工人的技术要求越来越高。
  “今年我考取了安全员证,明年我还要拿下二级建造师证。”蔡伯利珍惜每一次学习机会,不想辜负自己肩上的责任。
  每天早晨,他提前1个小时到达现场,在大门口把好第一道关——做好一天健康体温监测记录与现场消毒。
  “小刘,你的安全帽带没系好,赶紧系上!”
  “吴工,你的安全带绑扎位置不对,要高于身高。”
  ……
  随后,他穿梭在工地的各个角落,用眼睛“扫描”安全隐患,“我的工作就是拧紧工地的‘安全阀’。”
  蔡伯利表示,相比于更看重薪资的父辈,新一代建筑工人对工作有着更长久的规划,希望能在工作中提升技能,拥有更广阔的职业发展前景。看着身边自考本科的工长,自学成才的“图纸专家”,还有很多从一线成长起来的“技术大拿”,他感到更有奔头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