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原标题:保护生物多样性的中国担当
今天,国家主席习近平将以视频方式出席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COP15)领导人峰会,并发表主旨讲话。
生物多样性关系人类福祉,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生态文明理念在中华文明中源远流长。从远古时期无条件敬畏自然的朴素生态观,到先秦时期的“天人合一”“道法自然”“仁民爱物”“物无贵贱”,人们把人文关怀延伸到了自然万物。汉朝以后,各种思想流派都更加强调人与自然界的协调关系,指出“山岳有饶,然后百姓赡焉;河海有润,然后民取足焉”,提出利用自然资源时应当做到“不合围,不掩群,不射宿,不涸泽”,强调在社会管理中,所有的政令、律法都应该与阴阳变化、四季变更、五行顺逆相合。与此同时,这些思想也通过行政立法照进了现实。我国古代最早的生态环保立法可以追溯到夏朝,设置专门的管理机构则可追溯到周朝。今天的中国,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已经将生物多样性保护上升为了国家战略。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不断深化对发展规律的新认识,不断开创生态文明的新境界。从“中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承诺到“推动疫情后世界经济绿色复苏”的倡议,从倡导完善全球环境治理、积极应对气候变化、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到邀约昆明,我们建言践行,贡献智慧,展现担当。
全球森林面积在1990年至2020年损失了178万平方千米;活珊瑚覆盖面积在过去150年减少了近一半,且下降速度在近二三十年大幅加快;目前约有100万种动植物物种面临灭绝威胁,灭绝速度比过去1000万年的平均值高出几十到几百倍……“自然界的退化正在破坏人类赖以生存的食物、水和资源”。当前,人类站在了保护生物多样性、实现全球可持续发展的十字路口。全球生态文明之路行稳致远。全体的责任,分而担之。保护生物多样性是每个国家、每个组织、每一个人的责任和义务,要加快推进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生物多样性治理进程。而中国为世界作出了榜样性贡献。我们是最早签署《生物多样性公约》的缔约方之一,已经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生物多样性保护之路,是生物多样性的维护者、建设者和贡献者。中国已连续多年成为全球可再生能源最大投资国;在清洁能源方面也是全球领导者;在过去20年里为地球增绿贡献了25%的面积;从联合国讲坛到“一带一路”国际合作,从应对气候变化到向世界分享绿色技术和经验,中国方案、中国行动,不断给全球注入信心和动力。
坐而论道,不如起而行之。保护生物多样性,中国不仅善于发现问题、勇于提出问题,更敢于率先作答、乐于无私分享。(陈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