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288|回复: 0

农村反诈宣传应创新方式

发表于 2021-10-13 14:42:29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原标题:农村反诈宣传应创新方式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下沉,为农村带去数字化便利的同时,农村网民数量迅速增加。今年发布的第4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我国农村网民规模达2.97亿,占网民整体的29.4%。

但网络的高速发展给网络诈骗犯罪提供了滋生土壤。2019年发布的《网络犯罪司法大数据专题报告》显示,2016年至2018年网络犯罪案中30%以上涉及诈骗罪,占比最高。根据2018年发布的《中国电信网络诈骗分析报告》,目前电信网络诈骗受骗的主要四类人就包括农村地区人群。可以说,不法分子一旦盯上农民,尤其是以老人和妇女为主的农村留守人群,就极有可能打着各种眼花缭乱的幌子,利用农民获取信息渠道窄、对专业知识了解不多等短板骗取钱财,严重损害农民利益。

当前,网络诈骗呈现出手段多变、形式多样、赃款转移迅速等特点,亡羊补牢式的事后救济往往无法奏效,即使追回钱款也所剩无几。因此,通过反诈宣传传播反诈知识,帮助农民提升防骗意识和鉴别能力才能减少农民落入骗局的可能。

然而,以往农村反诈宣传常采用发传单、发短信、挂横幅等传统方式,其传播范围、传播速度有一定局限,不能很好适应打击网络新型违法犯罪的形势,而且传统反诈宣传在形式上多是“你说我听”的简单重复,实践中农民接纳程度并不高,“不识字”“看不懂”的情况时有出现。

农村反诈宣传不妨换个思路、换种方式。首先,有关部门要与时俱进,充分借助新媒体受众广、传播快、成本低的优势,创作各类农民喜闻乐见的反诈推文、短视频、微电影,吸引农民观看,在休闲放松中学习防骗知识。其次,要创新传统媒体宣传方式方法,例如对真实案件加以改编,制作引人入胜的法制节目。最后,要充实反诈宣传内容,避免简单重复和理论说教,各地可以结合农村实际拆解典型案例,深度揭露新型诈骗陷阱、骗术手段,切实提升农民反诈能力。(刘秋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