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7月28日,新疆克拉玛依独山子区35摄氏度高温,裹挟着烈日的炙烤,似乎要把项目工地晒冒油。正在这里施工的中油吉林化建工程有限公司电仪公司仪表班班长王亮攀高爬下、忙里忙外,汗如雨下、浸透工装。
7个月前,应新疆独山子炼油储焦场粉尘治理项目工程的召唤,王亮带领班组成员,又一次告别吉林老家,开启了新一轮的远征。他们乘坐西行的列车,穿越茫茫戈壁,来到项目地——新疆克拉玛依独山子区。这里是中国北疆石油城的南端,人烟稀少,日照时长,闷晒难当。
熟悉图纸、核算成本、预估人手、布置点位、现场勘察、精准验证、查缺补漏……凭借25年仪表安装施工经验,王亮很快就将独山子焦棚项目摸清理顺。为提高工效,王亮带领员工利用午休时间借用升降车进行高处作业,“见缝插针”的施工不仅提高施工进度,同时也为作业队节省了成本。虽然受疫情影响,项目延期开工一个月,但王亮带着大家铆足干劲,通力协作,为抢回被疫情耽误的工期占得了先机。4个月,6个人,他们提前10天完成了本该12个人完成的任务,赢得了疫情之下的逆势“反转”。
从关东塞外的沃土田园到天山脚下的戈壁荒滩,从岭南大地的崇山峻岭到闽越沿海的著名侨乡,王亮带着他的班组成员,一直在丈量、耕耘。有工友形容说,“我们班长布下的电缆线足足能将这东西南北远隔数千公里的项目地连起来……”
从1995年起,王亮作为农民工加入企业,很快就蜕变成企业里一专多能的优秀技术工人。他凭借着不服输的劲头和踏实肯干的精神,先后获评全省优秀农民工、吉林市特等劳动模范。从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到一位出色的产业工人,王亮用自己的努力书写着新时代产业工人的奋斗赞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