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785|回复: 0

江苏太仓:乡村振兴“酸甜”事业40年接力

发表于 2021-10-26 18:33:34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江苏太仓市双凤镇新湖村“菜篮子”蔬菜基地上的大棚里,红红的番茄挂在枝头。这红红的番茄,见证了40年番茄种植的传承和创新,见证了老中青三代“农人”的初心接力,也见证了新湖农人酸酸甜甜的奋斗历程。
  新湖村是太仓市最早发展大棚设施的区域,上世纪80年代初开始就逐步形成了自身种植特色,番茄也初有名头。新湖村第一代劳模蒋淑荣是最早“吃螃蟹的人”。原来的新湖村大多以种植水稻为主,蒋淑荣尝试通过规范番茄流程、合理规划种植空间等方法,踏入了科学种植的大门。
  起初,新的种植方法成效显著,但随着种植面积扩大,出现了番茄品质控制困难的问题。“祖辈传下来的番茄品种还是太落后了,我们的种植技术跟不上。”蒋淑荣说。
  他每天早出晚归,研究新品种、新技术,还跑去上海、南京等地寻找优质的番茄品种。几经奔波终于找到了口感好、产量高、抗病强的番茄新品种,并在新湖村引种成功:育秧、授粉、田间管理、除病害……
  在他的带动下,新湖村村民开始大规模种植番茄。到上世纪80年代中期,新湖番茄在太仓市有了口碑。
  蒋淑荣还总结独创出了“番茄-丝瓜-莴苣三茬套种”种植模式,亩产出两万元以上,亩效益可达1.5万元,大大地提高了蔬菜的产量和质量,同时也有效地消除了土地盐碱化危机。
  对于该村另一位省劳模张仁极来说,番茄也有特殊意义。1998年从部队退伍后,这位当时二十出头的年轻人一心想着回家乡种植蔬菜。2000年11月,他开始承包土地种植大棚蔬菜,成为一名农村经纪人。
  在从事大棚蔬菜种植的20多年岁月里,他一年到头几乎没有休息,最想种好的就是番茄,把“新湖番茄”农产品品牌打响,也想把新湖村的知名度提上去。
  从第一代省劳模蒋淑荣手里,他学到了番茄种植的技术和智慧。张仁极在几十个番茄品种中,引种了一种适合新湖本地生长的品种“东圣一号”。他种出的番茄等蔬果无农药残留、口感好,深受广大消费者欢迎和喜爱。村民们遇到技术困难去找他,他也从不推辞,帮助其他菜农克服各种技术难题。
  在他的带动下,周边村民一起走上了科学种植、勤劳致富的道路,“种番茄是一种传承的精神、是奋斗一辈子的事业。”他逐渐尝试种植更多的番茄品种,普罗旺斯番茄、圣女果……把一个个网红品种逐步引入大棚内,开拓出番茄种植新思路。
  2018年,新湖村“菜篮子”基地建成,新湖番茄有了新家,基地上也出现了一些更加年轻的身影——农业委培生。
  这些二十出头的年轻人在校期间学习了农产品电商营销、蔬菜农残快速检测等农业技术与管理知识,还获得了插秧机、收割机、拖拉机等农机的驾驶资格证。来到农村,他们不怕吃苦,深入到地头田间,把在学校里学到的现代农业科技知识与“老农民”的种地经验相结合,依靠科技创新激发农业农村发展新活力。新湖村农业委培生翟维杰和邹顺就经常跟着张仁极,蹲守在大棚里,学习番茄种植技术、学会看各种病虫害,研究绿色食品种植技术。遇到老蒋,老中青三代番茄种植能手总能聊上很久。
  目前,“新湖牌番茄”已成功申报国家绿色食品认证,并开始向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努力。农业委培生们还研究入驻电商平台,以实惠的价格,将番茄配送到周边城市的居民家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