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2249|回复: 0

减少“小眼镜”得给孩子更大空间

发表于 2021-10-29 14:08:44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原标题:减少“小眼镜”得给孩子更大空间

  日前,《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公布三年成绩单,数据显示,2020年全国儿童青少年的总体近视率较2018年下降0.9个百分点,基本完成了既定目标。

  数据向好折射防控成效,但平心而论,即便是降到52.7%,超半数的儿童青少年近视率依然十分惊人。目前来看,电子产品的过度使用,已成为对孩子视力最大的伤害源。一些孩子玩游戏成瘾,空余时间几乎离不开手机电脑;一些老师过度依赖电子教学,发课件、留作业都得上网;再加上一些校园全面推进信息化建设,原本动手动脑的课外实践也得跟电子屏幕扯上关系……虽然《实施方案》对“去电子化”提出诸多要求建议,但对作为互联网原住民的“00后”“10后”来说,不论是学习还是生活,都很难与电子产品脱钩。

  事实上,这些年与防控近视同步的,是整个教育领域的减负改革。特别是今年以来,“双减”举措不断落地,“唯分数”的压力得以缓解。孩子有更多时间从繁重的课业负担中跳出来透透气,但这并不意味着一定会从电子屏幕前解放出来。减负的要义,是让孩子能将更多时间精力投诸于开拓视野、强健体魄等综合素质方面。可问题在于,现在的城市空间资源相对紧张,很多时候,孩子的日常户外活动要么是在楼下遛个弯儿,要么是为了应付体测原地锻炼几分钟,既没有真正接触到大自然,也没体会到运动带来的快乐。最后,往往觉得还是手机“更好玩”,又一头扎回屏幕里。

  儿童青少年近视是个系统性问题,治标更得治本,需要的是方方面面的合力。一方面,学校、家长得充分关注孩子的身心健康,不仅要把自由探索的时间还给孩子,更要引导他们规划好这些时间。更重要的是,全社会也应当有所行动,多为孩子提供更大活动空间。比如,平常那些看似不起眼的“边角地、畸零地、裸露荒弃地”,都可以通过一定程度的改造扩大范围、减小危险,让小朋友们玩得尽兴些;再如,社区也可以多张罗一些家门口的文体活动,让放学后的孩子们可以参与进来……孩子们将从这些身边的改变中获益,也会推动全社会的教育观念不断革新。

  手里的纸风筝、脚下的橡皮筋、田野里的追逐嬉戏……这是很多人儿时的回忆,也在不知不觉间塑造了强健的体魄、健全的人格。今天,留出时间和空间让孩子们去跑去跳,不仅仅是为了摘掉“小眼镜”,更是为了让他们拥有全面发展、健康快乐的成长之路。(郑宇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