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32|回复: 0

浙江省虚假诉讼多发态势得到有力遏制

发表于 2021-11-2 12:55:03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中工网讯 据浙江工人日报消息,加强防范打击合力、加大惩戒力度、坚持数智赋能,记者从日前结束的省高级人民法院召开的防范和打击虚假诉讼工作情况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随着近年来浙江省针对虚假诉讼打击手段的不断丰富,虚假诉讼多发的民间借贷领域案件数由2018年之前的连续多年两位数增长变为负增长,2018年至2020年分别同比下降5.5%、29.5%、23.2%,虚假诉讼多发态势得到有力遏制。
  浙江高院自2018年以来,已连续四年在全省部署开展“防范和打击虚假诉讼专项行动”,将防范打击虚假诉讼纳入“一把手”工程,将打击虚假诉讼与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中治理“套路贷”行动紧密结合,形成了“民事制裁靠前、刑事打击断后,突出精准打击、加强源头治理”的打“假”治“套”总思路。
  近年来,虚假诉讼高发于民间借贷纠纷、财产纠纷、买卖合同纠纷、劳动争议纠纷等领域。为加大对案件量大的地区法院和虚假诉讼高发的案件类型、群体性、系列性案件的甄别和打击力度,浙江高院建立起从虚假诉讼的甄别预警、线索归口移送、民事制裁到刑事处罚、挂牌督办、责任追究的一整套工作流程。全省三级法院普遍成立虚假诉讼甄别小组。在立案环节,强化当事人涉诉涉执情况的关联检索,从案件入口提升甄别能力。在审理过程中,对涉嫌虚假诉讼的案件,推广主动审查、到庭询查、类案清查、串案并查、穿透审查、威慑核查、倒推倒查的“打击虚假诉讼七查法”,切实加大依职权调查的主动审查力度。
  为加强防范打击合力,浙江高院2019年以来联合省公安厅、省检察院等先后出台《关于办理虚假诉讼刑事案件有关问题的解答》《关于依法严厉打击与民间借贷相关的刑事犯罪强化民间借贷协同治理的会议纪要》等规范性文件,加大刑事惩戒力度和精准度,有力遏制民间借贷领域虚假诉讼、“套路贷”等行为的高发态势。
  为加大惩戒力度,浙江高院在全国省级层面首创建立虚假诉讼失信人名单制度,将查实的虚假诉讼失信人信息在“信用中国(浙江)”上公布,并将虚假诉讼失信人信息纳入“五类主体公共信用评价指引”名录,对当事人诚信度进行分类评估、量化评价,加强与金融监管机构、金融企业、行业协会等的沟通衔接,对虚假诉讼行为人进行全方位信用惩戒。
  发布会上,浙江高院审判委员会委员、审判管理处处长陈增宝介绍,“虚假诉讼风险防控”智能监管系统是“浙江全域数字法院”改革和案件质量管控体系建设重点项目,是浙江法院大力推进虚假诉讼智能识别、智能监管标准化建设,完善关联案件检索机制,充分运用大数据、信息化手段挖掘线索,深入研发虚假诉讼智能识别监管模块,切实破解虚假诉讼“发现难”的最新数字化成果。
  在全省法院统一的办案办公平台中,系统可对高频诉讼主体集中立案的案件,加强自动预警。目前已在宁波中院、绍兴中院、嵊州法院、三门法院等地进行试点,尝试通过智能识别、关联案件等技术手段对虚假诉讼风险进行全面评估、分级评定、分类处置,从而实现精密防控虚假诉讼的目标效果,下一步将在全省推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