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4|回复: 0

绍兴劳模工匠馆:当好新时代“三种精神”的记录者和传播者

发表于 2021-11-3 15:15:54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来源:中工网
      1832名各级劳模、70名浙江工匠和绍兴工匠,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1949~1978年)到改革开放时期(1978~2011年)再到新时代。一个个人物、一件件展品、一张张图片、一段段影像,构成了整个绍兴劳模工匠的奋斗史,更是一部绍兴社会经济发展的浓缩史。
  全省首家以劳模工匠为主题的展馆——绍兴劳模工匠馆,通过两年多时间的运营,从队伍组建、阵地拓展,到延伸服务、扩大影响,坚定扛起了新时代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宣传主阵地的职责,积极做好“三种精神”的记录者和传播者,激励广大职工一起争做时代领跑者。
  日前,在全省工会品牌建设工作暨创新项目推进会上,绍兴市总工会的这项品牌工作获得“浙江省第一届工会改革创新十佳成果”称号。
  担新使命,建设职工精神高地
  绍兴劳模工匠馆成立的当天,75岁的全国劳动模范樊式洲在现场激动不已,因为他找到了自己30多年前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时的照片。全国劳模赵林中指着照片墙,介绍着当年如何一步步带着企业和职工搭上改革的“航船”……
  一张张泛黄的旧照片,讲述了劳模们的奋斗历程,一件件“包浆”的老工具,诉说着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执着不懈,一段段答疑解惑的授课视频,承载着敬业专注的匠心……
  尽管年代不同,但这些劳模、工匠展示出来的精神特质和风采却相似。
  绍兴劳模工匠馆通过展板、实物、音像、电子档案等形式,综合运用声、光、电等现代展陈手段,让收藏在柜子里的史料实物、陈列在墙面上的图片文字、摆放在书架上的书籍资料都活起来,让社会各界能近距离与劳模工匠交流学习,使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在传承与创新中焕发新的光芒。
  绍兴市总工会党组书记、副主席陈泉标说,入选绍兴劳模工匠馆的正是绍兴人身边的模范人物,希望通过讲好这些劳动者的故事,让人可识、可亲、可敬、可学,使展馆成为展示和弘扬劳模工匠精神的一个窗口。
  作新贡献,推进立德树人实践
  为进一步提升现场教学质量,绍兴市总工会精心抽调了一支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突出的讲解员队伍,针对不同的参观对象构建现场教学课堂,通过团队教学研讨的形式提升课堂质量,而工会干部赵瑾正是这支队伍中的一员。
  “同学们,你们知道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三者有什么区别和联系吗?”在绍兴劳模工匠馆的教室里,同学们正认真聆听赵瑾老师关于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的讲解。
  在这里,关于“三种精神”的讲解总是能找到鲜活而具体的例子。面对中小学生群体,场馆讲解员会不断挖掘劳模身上的精神品质,不断深化劳动光荣、创造伟大主旋律,在青少年学生中倡导用勤劳的双手创造美好生活;面对中高职学生,讲解员致力于上好匠心传承第一课,在带领学生现场参观讲解前,安排一堂特殊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引导中高职学生创造性实践、全面发展。作为必修课,市总工会还将工会干部教育培训、职工技能素质培训的课堂也搬入场馆,引导工会干部及职工现场感悟新中国成立至今,各级各类劳模和先进工作者们为绍兴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祖国建设所做出的突出贡献。
  展新作为,探索现场教学功能
  绍兴劳模工匠馆积极探索馆校合作的新方式,不但聘任劳模、工匠作为兼职讲解员,定期组织“劳模事迹报告会”“工匠沙龙”等活动,还与全市多所学校在场馆内共建学生劳动实践教育基地及学生劳模工匠精神教育基地,开展《基于馆校合作的课程开发实践研究——以绍兴劳模工匠馆为例》的课题研究,逐步开发场馆配套课程,提升劳动教育功能,努力将劳模工匠馆打造成青少年了解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的重要窗口,积极推进立德树人实践。
  今年绍兴市7000余名中小学生的开学第一课,讲的就是劳动。受邀宣讲的包括浙江省劳动模范、浙江工匠、浙江首位获评正高级职称的一线工人丁卫松;全国优秀教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浙江省功勋教师、浙江省劳动模范董建奋;绍兴技师学院学生,第45届、46届世界技能大赛浙江省家具制作项目选拔赛第一名,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中国选拔赛全国第八名,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国家集训队队员赵龙。
  三场分享,三段经历,他们用自己的故事讲述了劳动的真谛,将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的种子种入了孩子们的心里,也将绍兴劳模工匠馆的宣讲服务延伸到场馆之外。
  自劳模工匠馆开馆以来,已接待参观者190批次共计5842人,同时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背景下,绍兴市总工会积极变革参观模式,打造线上云展馆,截至目前,已有1.3万人次在线参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