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475|回复: 0

张坚:幸福的体验

发表于 2021-11-6 17:28:35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偶然在“学习强国”APP中,看到摄影作品稻田画,那金黄的色彩和逼真的造型,惊艳到我,没想到“稻梦空间”近在咫尺,就在沈北新区,一睹风采的想法由此强烈滋生。终于赶在开镰收割之前,自驾前往“稻梦空间”。从浑南出发,近70公里的路程,越往前行,越远离高楼大厦,道路两旁成片的稻田,传递着浓浓的乡村气息。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当辛弃疾笔下飘香的稻花,跨越近千年的时空,结出果实呈现在眼前时,我还是惊呆了。没想到“稻梦空间”竟然种植了万亩稻田,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那一望无垠、金灿灿的稻田如同金色的海洋般宽广、深邃。载着游人的小火车劈波斩浪,如同扯成长线的浪花在海面上穿梭。游人的张张笑脸和欢快笑声,渲染着掩饰不住的丰收喜悦。我赶紧买了门票,奔向心怡已久的金色海洋。

        为了锻炼身体,更接“地气”,我放弃乘坐小火车和电瓶车,选择步行去亲近稻谷,亲近大自然。踏上水田的地头,走近水稻仔细观察,水稻的根扎在水中,绿色的叶子从下到上渐呈黄色,金色的稻穗已经成熟,饱吸天地灵气、日月精华,稻谷颗颗饱满,紧紧相拥着,低垂着头,随风摇曳,散发着阳光的味道。此刻,不禁随口吟出《锄禾》的诗句。每一株水稻,从优质稻种的筛选到培育成合格的秧苗,再到灌水、插秧、除草、收割、脱壳、烘干,直到盛入碗中,变成我们熟悉的大米,经过若干个成长阶段和多道工序的打磨,包含着农民辛勤的汗水。我们真应该爱惜粮食,不浪费每一粒米。看到稻穗,自然想到袁隆平院士,他把毕生的心血倾注在研发杂交水稻上,不仅解决了中国老百姓的温饱问题,也为世界做出贡献,杂交水稻体现了中国智慧和大国担当精神。

        乡村艺术家们把大地当成底稿,挥动智慧之笔,以水稻为颜料,画出壮美的稻田画,开启观赏性和经济性兼顾的致富模式,带领农民走上乡村振兴、发展旅游业的康庄大道。而每年的稻田画都有不同主题,并且越画越大,夏季绿油油的色彩基调也会令游人体验到不一样的视觉冲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