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130|回复: 1

[行业特色与就职提醒] (酒业)揭秘洋酒市场:进口红酒大多“中国造”

发表于 2011-2-19 10:15:01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KTV里的进口红酒喝下后头昏脑胀,酒店里的品牌红酒遭遇假洋酒“山寨”,记者调查发现,国内进口红酒市场充斥着各种各样的造假、仿冒产品。
    然而由于这些酒的利润相对较高,却又受到一些经销商的青睐。
    与此同时,一些进口红酒的标价也是毫无规章可循,仅仅是从国外运到国内,价格就翻了十几倍。
·[事件]

假冒进口红酒险要人命
“想起来就生气。”7月20日晚,32岁的张凯在同学聚会时,因为一瓶进口红酒掀了KTV包房内的桌子。
    出人意料的是,KTV的工作人员并没有为此向张凯索赔损失,而是悄悄地将包房内打扫干净,并向张凯及其同学们进行了道歉。“那天真是让对方坑惨了。”张凯回忆说,当天,自己与8名大学同学聚会,到达这处KTV娱乐城后,大家先是点了十几瓶啤酒,喝过一场后,又点了一瓶标价为460元的进口红酒,席间,已有醉意的张凯与同学们倒上红酒频频举杯,几轮喝下来,除了2名开车来的同学外,其他凡是沾了这酒的人均感到了不适。“头疼,嗓子也不舒服,真想吐。”张凯告诉记者,起初,大家伙还以“酒量太差”相互调侃,但随着不适的感觉越来越强烈,他意识到众人的不适可能与酒量无关,而是之前所点的那瓶进口红酒的问题。
    随后,张凯与同学找来KTV的负责人进行询问,并打电话喊来一名从事红酒生意的朋友前来鉴定,朋友赶来仔细检查了一遍酒瓶,然后又用鼻子凑到瓶口闻了闻,并尝了一小口,然后很肯定地说,“酒是勾兑的,质量肯定有问题。”
    趁顾客喝醉之时,将假酒当真酒卖,张凯一怒之下掀了包房内的桌子。
    “当时,我们许多人都感觉后脑勺痛得就像快要炸开一样,全天都感觉浑身酸软无力。”张凯说,由于一瓶假酒,同学聚会的欢快气氛被大打折扣,大家嘴上虽然没说什么,但都感觉很扫兴。
    事后,KTV娱乐城方面也未对此事做出任何赔偿,只是称“服务生拿错了酒”,给张凯一行换了一瓶所谓“没问题”的了事。
    采访中,有知情者对记者介绍,在中低档娱乐场所,销售假的进口红酒几乎成了“公开的秘密”。这些红酒大多在国内的一些偏远地区的小作坊灌装,进价不过六七元,一个酒水推销员底薪只有千元,而销售一瓶这样的酒可获80- 100元左右的提成,自然是大力推销。
·[现象]

国内品牌红酒遭遇“山寨”
    张凯的遭遇确实窝火,然而,潍坊的逯先生遇到的一幕却有点让人哭笑不得。
    几天前,逯先生从外地赶到淄博洽谈业务,“生意谈得很融洽,到了晚上,我提出来请合作伙伴一块吃顿饭,对方也没有拒绝。”
    由于经常请客吃饭,逯先生对酒水也有一定的了解,“这年头大家都提倡养生、健康,所以最近一段时间酒桌上也都开始喝红酒。”
    几个人在淄博一家档次比较高的酒店坐下后,逯先生指名要了“卡斯特”,“其实每次都喝‘卡斯特’,虽然不是进口的,但因为是张裕生产的,质量有保证,口感也不错,之前用来接待客户之后评价也挺好。”
    服务员随后将酒拿来并打开给所有人倒上了一杯,由于酒都是服务员倒的,逯先生也并没有太在意酒瓶上的标签,倒完之后服务员就将酒瓶拿到一旁去了。
    然而,逯先生刚喝完一口就感到味道和之前不一样。
    “我接着就让服务员把酒瓶拿了过来,猛一看,几乎和之前经常喝的张裕‘卡斯特’没什么区别,酒瓶上也确实明确标明‘卡斯特’几个字,然而再仔细一看,却发现厂家是省内一家叫某某‘卡斯特’的公司,很明显就是傍名牌嘛。”
    看到逯先生发现了酒瓶的异样,服务员主动要求更换了正品的“卡斯特”,逯先生才没有再追究。
    记者在调查中得知,除去一些假冒的进口红酒充斥着国内红酒市场之外,国内一些小作坊还经常采用“傍名牌”的方式销售自己生产的红酒,在一些所谓的名酒行中,记者轻易就能找到“香港张裕”、“香港长城”等红酒,而这些红酒的产地也都五花八门,有的标明香港、有的标明内地。
    “很明显,国内一些红酒大厂推广出了品牌,小厂紧接着便生产出‘山寨’产品,在包装上完全模仿大厂产品,消费者不仔细辨别,很容易被蒙骗。”一名酒水经销商告诉记者,由于这些“山寨”产品的利润都比较高,所以很受一些名烟名酒店和中低档次酒水商店的青睐。
·[疑问]

一样的酒卖价何以相差十几倍?
    7月22日,张店区柳泉路一大型超市内,记者看到,这里单独设有进口酒专柜,其中包括来自法国、澳大利亚和智利的进口红酒。“消费者更喜欢国产红酒,进口红酒一般是外国人来买的比较多,消费者可能对进口红酒还不是很认同吧。”导购员告诉记者,一直以来,在超市内进口红酒的销售情况不是非常理想。
    谈到超市内进口红酒的销量并不乐观,导购员解释说,“不但市民们对进口红酒一无所知,包括我们这些卖酒的人也大多说不出所以然。”也正如这名导购员所说,不管是超市还是烟酒店,卖酒的人对进口红酒完全不了解,哪种好、好在哪里,说不出来。消费者听不到有用的信息,只能自己判断。很多人潜意识里都觉得进口红酒很高贵,几千元、才是正常的价位。
    当天,在张店区新村路一名酒专卖店内,记者提出想买一瓶法国某知名品牌的红酒,但店主说从没听过这个牌子。随后,店主又拿出另一个牌子的法国红酒向记者推荐,记者希望店主能介绍一下这种红酒,店主马上“非常专业”的介绍起这只红酒的年份、品质和其“贵族”的血统,让人乍一听起来这是一种能和五大酒庄相媲美的红酒。
    然而,记者记下这瓶酒的酒标咨询了专业人员后,却得知这只是一瓶法国产普通餐酒,通常在法国的零售价在2欧元左右,而与店主要卖给记者的328元相比,整整相差了二十多倍。
    现实中,当卖方连酒的基本信息都不掌握,消费者只有自己判断。于是,“越贵越好”便成了许多消费者选购进口红酒的唯一标准。而有些卖家就是抓住了消费者这一心理,把本来很便宜的进口红酒随便定价,定得越高消费者越放心,反而取得了不错的销量。“其实,红酒的价格和品质没有直接关系,不能说价格高的酒品质就一定很好,”蓬莱一家酒业公司负责人李茂林认为,现在国内生产的很多红酒品质都不错,价格也不高,消费者不应“以价论酒”。
    李茂林认为,大多数进口红酒成本并不高,也就是十几元人民币,加上各项税费和以及各级分销商的利润,再拿到超市、烟酒店里卖,二三百元也就正常了。“如果到网上去买进口红酒,甚至可以买到10元的,抛开真假不说,进口红酒在价格方面有点乱,缺乏管理。”李茂林说。
·[调查]
进口红酒大多“中国造”
    从国外进口了原汁,在国内某小酒厂加工、分装成红酒,再冠以一个时髦的“洋名儿”,“某国进口红酒”便可以进入流通渠道开始销售了。
    李茂林告诉记者,跟原瓶进口相比,灌装的成本更低风险也更小,只要你有渠道销售,想赚钱很容易,“国内灌装厂很多,想灌装成哪个国家的都行。”
    “本公司常年代理进口红酒原酒原汁O EM (贴牌)品牌灌装,提供酒庄酒窖建设项目的开发与推广……”7月16日,本报记者通过网络上的一则广告联系上了烟台一家酒业公司,并以洽谈业务为名与之取得了对方的信任。
    得知记者想从此处进货,业务人员直言到,“你就说要灌装成哪个国家的吧,法国、智利、西班牙,随便你选!保证跟原装进口的一模一样。”
    “这种情况太多,很多打着‘原装进口’旗号销售的红酒,其实都是从国外进的劣质原汁。”李茂林说。
    在百度搜索栏中输入“进口红酒 灌装厂家”,记者搜索出了25万个结果;而根据厂家在网上发布的招商广告不难发现,这些红酒的灌装地可谓遍布全国,广州、东莞、深圳、福州、天津、昌黎等地最为集中,省内如烟台、临沂、青岛等地也有,不过是些规模较小的罐装酒厂。
    调查中记者发现,因为是在国内贴牌生产,生产商不仅可以随便标注国别,就连酒标上的年份、级别、品牌也可以随心所欲地编造。按照规定,灌装酒必须要在背标上注明真正的灌装日期和灌装地,为了瞒天过海、伪造“原瓶进口”的身份,生产商通常会进口少量的原瓶装红酒,再“自己盗自己的版”,将前者的报关证明“移花接木”到灌装后的红酒上。
    于是,就出现了这样一种状况:明明进了10瓶原装酒,结果却卖了1000瓶,多出来的990瓶,显然是在国内灌装的。

   来源:鲁中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2-24 17:53:32 | 查看全部
可惜只是一个工厂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