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33|回复: 0

学习类软件还须加强监管

发表于 2021-11-13 11:29:01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近日,有读者向媒体来信,再次提出英语学习类APP错误频现问题,呼吁有关部门“像管理纸质词典一样管理电子词典”。该读者还提出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我们能否在网络中搜索到权威、准确的释义?

曾有媒体调查发现,英语学习类APP频频出现拼写、音标、翻译等内容错误。其中包括9亿次安装量的网易有道词典,以及其他用户使用量过亿的英语学习类APP。头部产品尚且如此,腰尾部产品质量状况更令人担忧。

英语学习类APP事实上发挥着与纸质辞书相同的功能,但其作为普通电子产品或软件,并不用遵循纸质辞书的内容标准。按照辞书出版相关规定,出版单位必须具备足够的编辑出版力量、专业学习经历、业务能力,还得经过“三审三校”和质量检查,后续不断修订更新,以此保证内容准确性、权威性。而教育科技公司不是出版单位,开发的产品软件性质模糊不清,缺乏行业规范和监管,内容质量无从保证。

不局限于英语学习类APP,类似的电子辞书、教育科技产品性质有待进一步明确。央视曾曝光学习类APP屡次出现涉黄内容、网络游戏等乱象,本质上也是教育科技产品内容监管问题。明确监管部门,减少监管模糊地带,才能突出标准,提高内容质量。

知识服务,内容为王。此类学习类APP首先要弥补内容短板,提高内置词典和语料库内容准确性,规范审核流程,避免“向导”变“误导”。对具有辞书出版资格的出版单位而言,要发挥内容优势,顺应数字时代用户习惯的变化,推进辞书高质量数字化转型,挤压劣质辞书生存空间。

基于互联网的开放性、多元性,人人都是创作者,必将导致内容良莠不齐。作为使用者而言,不能指望内容提供者都具有相关专业背景、所有内容准确无误,更可靠的做法是选择权威信息来源。特别是参考工具书,尤其需要我们当好自己的“把关人”,筛选内容来源,辨别信息可信度。(维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