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来源:人民政协报 刘庆邦
蛤蟆是一种统称,在这种称谓下面,蛤蟆分好多种。以前,这个地方的蛤蟆至少有四种:癞头包子、青蛙、土蛤蟆和气蛤蟆。这四种蛤蟆当中,只有青蛙的肉能吃,癞头包子、土蛤蟆和气蛤蟆的肉都不能吃。癞头包子的大名叫蟾蜍,它的皮黄了吧唧,身上布满粗糙的疙瘩。它的头顶两侧,各鼓着一个像人的储精囊一样的硬硬的东西,叫耳后腺,耳后腺里面储存的是一些毒汁子。当蟾蜍受到威胁,或受到打击时,作为防卫武器,它的毒汁子就从耳后腺里冒出来。毒汁子一珠一珠,是浓浓的白色,很像是处在哺乳期的女人的奶头冒出的乳汁。有一种用来以毒攻毒的中药叫蟾酥,就是从蟾蜍身上分泌的毒汁子里提炼出来的。蟾蜍也叫癞头蛤蟆,在水塘边和庄稼地里随处可见。癞头蛤蟆在地上蹦得,在水里潜得,被称为两栖动物。有人在棒子地里掰棒子,觉得脚下一梗,原来踩到了一只癞头蛤蟆,他飞起一脚,就把癞头蛤蟆踢远了。有的小孩子,把癞头蛤蟆当玩具,捉住癞头蛤蟆的一条后腿,说是教癞头蛤蟆打车轱辘,一下子就把四条腿的家伙抛到天上去了。癞头蛤蟆支奓着四条腿,在天上旋转了几个圈子,不知落到哪里去了。有妇女在地里割豆子,发现豆叶下面趴着一只癞头蛤蟆,她用镰刀把蛤蟆扒了扒,见蛤蟆长得肥肥大大,想起她儿子天天馋肉,就掐一根草茎,拴住蛤蟆的一条后腿,把蛤蟆提溜回家,在灶膛里烧烧给儿子吃了。一只蛤蟆没解馋,儿子嚷着还要吃。于是,儿子的娘连着给儿子逮蛤蟆烧着吃。儿子连着吃了几只癞头蛤蟆后,小脸成了大脸,明显胖了起来。再一看,坏了,不是胖了,是肿了,脸肿得像鼓起肚子的气蛤蟆一样,合了缝的眼泡子掰都掰不开,连眼珠子都看不见了。过了没几天,娘的儿子就死了。这表明,身上带毒的癞头蛤蟆是吃不得的,吃多了是要人命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