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刘丽风班:善打“组合拳” 赢得“安康杯”
■ 邢承木
2月20日,山东流云纺织有限公司环纺车间前纺班班长刘丽风,高高兴兴地从淄博市总工会捧回了2010年度 “安康杯”竞赛优胜班组奖牌和证书,公司给他们开了一个庆功会,奖励了他们一个2000元现金的“大红包”。双喜临门,名利双收,让其他班组长们羡慕不已,纷纷前来向刘丽风取经问计。刘丽风说,他们班能赢得“安康杯”竞赛优胜奖,靠的是打好定、叮、盯“组合拳”。
定,定规矩。该班现有职工98人,有清花、梳棉、并条、精梳、粗纱等8道工序,120台套纺织生产设备。是该公司40个班组中是职工最多、工序最多、设备最多的“三多”班,也是该公司安全生产的重点、难点。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为实现零违章、零工伤、零火警的“三零”目标,该班在公司安全规章制度的基础上,结合班组实际,进一步细化各工序各岗位安全生产细则,在操作规程上细化到每一个细节,每一个动作,并且有不少独创之举。如他们制定的车间“交通法规”,借鉴交通安全线,在车间各通道划上斑马线、人行线、车行线,要求职工在生产中各行其线。根据交通红绿灯设计了保障设备及人身安全的红、黄、绿警示线,提醒职工哪里是安全之地,哪里是危险之地,起到了很好的安全保障作用。
叮,常叮咛。他们把各项安全管理细则汇集成活页手册,人手一册,并根据设备和技术更新,及时进行变更。一班三念“安全经”。班前念安全“规经”。每天班前会上,都提醒员工注意操作过程中的技术要求和安全标准,打好安全“预防针”。班中念安全“细经”。严格交接班制度,对设备逐台进行现场安全状况进行确认,发现隐患及时处理,确认现场安全无隐患后接班生产。班后念安全“悟经”。刘丽风每天班后坚持记安全日记,对当班工作进行小总结,回顾生产中的管理细节和员工操作过程,并认真进行分析,找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安全隐患,作为下一班班前会强调、整改落实的重点,做到“上班保安全,班后想安全”。并通过安全演讲、警示牌、板报、手机短信、公司网站等编织立体交叉的安全宣传网,使安全意识人人入心、入脑。
盯,盯重点。紧盯重点部位不放松。清花车头车尾、滤尘打包、粗纱工序是该班易出现火警、易造成工伤的岗位,是班组的重点部位,刘丽风勤走动,勤观察,勤检查。紧盯重点时段不疏忽。三班生产,中夜班人容易出现犯困、精神疲劳,是最容易出问题的重点时段,刘丽风勤巡回,盯在车间里,及时给犯困的职工送水、送清凉油,有时还替职工挡车,帮值车工缓神提气。紧盯重点人不放过。班中,刘丽风注意察颜观色,对情绪不振、无精打采、心神涣散的职工,重点关照,及时了解情况,一一做好员工思想情绪的疏导工作,调整好职工的情绪和心态,让员工丢掉思想包袱,轻装上阵,安全操作。
定、叮、盯,三拳紧连,三环紧扣。事事有规有矩,人人遵规守矩,常吹安全风,常敲安全钟,全面管理,紧盯重点,助前纺班套牢了安全,赢得了“安康杯”竞赛优胜班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