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朱玉琳
元宵佳节一过,西气东输二线26标段又恢复到往日紧张而忙碌的施工建设中,但与以往不同的是,新的一年很多机组在施工过程中越发精打细算了,不少人在工余时间还琢磨着怎么干活又快又省。
原来,今年管道四公司准备推行一套全新的管理模式,即承建工程的项目部将工程“分包”给机组,签订内部承包合同。各机组也成为继项目部之后的二类经营创利班组。工程“分包”,机组自负盈亏,活干的好坏直接与自己的腰包挂钩,这一举措旨在加强机组员工经营意识,调动生产积极性,是“给力”生产还是一片“浮云”,2月22日,笔者分别来到26标段项目部和焊接机组一探究竟。
“给力”管理,打击浪费恶习
“我觉得这样挺给力,打击了机组浪费物资的臭毛病。”项目部材料员崔晓亮很支持这一“分包”政策,“以前机组消耗的所有物资都是项目部担着,就算一再加强成本控制,但两个班组是合作关系,对机组的约束力很小,现在变成承包,花钱都是自己兜着,估计机组得改变不少。”过去机组参与施工建设的一切花销都由项目部负责,机组员工只管干活不管经营,干多干少、物资消耗多少都与自己的收入无关,所以很多人形成了无制约性随意浪费的坏毛病,给工程建设带来很大的经济损失,但机组员工却不痛不痒。久而久之,项目部对机组的管理存在很大的看法,但控制力弱的项目部除了劝说也别无他法。工程“分包”后,与机组签订承包合同,确定了承包成本,人工费、材料费、机械费、间接费用等都由机组自行管理,一方面加强了项目部对机组的控制,也断绝了机组“侵蚀”项目部资金的渠道。所以在项目部里的很多员工都十分支持这项给力的“分包”措施。
“给力”经营,收支不是“浮云”
但是升为二类经营班组的焊接机组员工又是怎么想的呢?“以前项目部和机组之间就有包口政策,干的快得的钱就多,只和进度有关,现在公司推行内部承包,我觉得机组自主能动性更强了。”机组长艾东领谈了谈自己的感受,“我也觉得自己压力更大了,以前干好活就行,现在不一样了,还得算计着怎么干才挣钱;以前工程的好坏动不了自己的口袋,项目部不管盈亏都得给我们钱,但现在干赔了就是自己的事,项目部不管了,光考虑干活是不行了,我也得开始好好学学经营了。”同时,笔者发现机组的后勤员仔细地收拾着库房,物资一一记入账本;加油员跟车加油,做好每一项加油记录;考勤员也在充电,学着怎么做预算,整成本控制。整个机组员工都在为“分包”作着自己的准备。机组员工王鑫说:“分包这事落实后机组挣钱了,就是给力;机组经营不好赔了,就是浮云。当然我们都希望给力些,自己干的越好,挣的越多,死的收入也变活了,大家现在干活、学习的积极性都特别高。我也在学项目经营管理呢。”
虽然内部承包的规章制度还未正式下发,但在一线班组内部已产生极大的影响。由于在今后的绩效考核中要增加了各机组的经营利润、成本指标、设备管理指标等,都直接关系到机组员工个人的切身利益,所以很多人不得不改掉自己乱扔蛮干、不计成本的坏毛病。新的举措得到大家的支持,但对于自己的钱包来说,是“给力”还是“浮云”还要看自己的行动。毕竟没了“大锅饭”,一份耕耘才有一份收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