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84|回复: 0

词过完意义的一生

发表于 2021-11-16 15:46:11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来源:文艺报 纳兰  
《花神的夜晚》为诗人李啸洋的首部诗集。诗集共分为“花神的节日”“火与暗”“春明之时”“七星夜”“尘世重负”“故乡之约”六辑。书中既有对时空地理的幽微观察,亦有对尘世生活的思考;既有对逝去时间的惋惜,亦有对故乡深沉的怀念。《星星》诗刊2017年度大学生诗人奖对李啸洋的授奖词写道:“李啸洋擅长用古典意象诠释外部经验,用典与节奏并举,自然意象与历史意象频繁纠缠。他用诗性视角,回答了碎片化时代,审美趣味如何承接历史、与古典合谋的问题。”授奖词中提到的“用古典意象诠释外部经验”等观点,在他的诗集《花神的夜晚》中,体现得十分充分。
除了古典意味,李啸洋的诗还有现代性的文本层次以及对语言本体论的着迷和一些依稀可辨的诗学思想的雏形。对李啸洋而言,“整个世界都是花迷人的语言”(《花神的节日》),语言是一种神圣的存在并缭绕出“乐的禅”(《布鲁斯》),诗不是工具化的语言,而是氤氲着芬芳的“迷人的语言”。因此,这种遵循着诗性思维所形成的诗性语言,它既是植物性的又是音乐性的,既是神性的又是哲学性的。李啸洋还涉足文艺评论,宽广的学术视野和跨学科的思维使他的诗歌能够独具一格,充满了辨识度。如《春花散空》一诗中:“活在词语的世界”,在另一首《小说家》的诗中:“词过完意义的一生”,他强调活在词的世界和“意义的一生”这是一种将主题符号化,并依从于一种理想的语言秩序。可以说,诗人在诗中建构着属于自己的灵性秩序。李啸洋既是诗人,又是电影学博士,这种复合的身份使他更懂得机械复制时代艺术品的“灵韵的消失”的弊端以及思考如何应对语言的堕落的问题,他的诗歌优先思考图像与语言的关系,诗里产生“光和鸡尾酒一起融化”的奇妙化学反应,他有着自己的“观看之道”和“诗之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