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707|回复: 1

孙村矿特采队的“特色”教育

发表于 2007-7-29 20:23:54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学”为种 “用”是果
    孙村矿特采队的“特色”教育

    在山东新矿集团孙村矿有一支“特色”采煤队,它的特别之处在于只要是刚入矿的新工人都必须进去“淬火”,员工们亲切地称之为“实践基地”。
  孙村矿新工人队伍里农民工占80%以上,而且绝大多数没有参加过正规的专业技术教育或培训,为提高他们的技能水平,该矿专门成立了一个集回采、掘进、生产准备为一体,含有三大专业60多个工种的特殊区队,让所有入矿新工人在3个月安全知识培训后,转入特采队进行“实战演练”。
    面对着工区专业多、工种多、岗位多、新工人多并频繁调进调出,以及跨专业、跨区域作业等诸多实际困难,特采队以开展“创建学习型班组,争做知识型员工”活动为契机,成立了一支由回采、掘进、辅助等专业工种30多名“技术大拿”组成的“种子队伍”,以师带徒;建立新工人快速成长通道,对那些在学习期间能单独盯岗胜任工作的新工人,只要提出“提前毕业”的要求,经工区审核合格即可出徒,工资待遇和老工人一样;每月从班组评选技术能手,给予50元-100元的奖励。工区还结合工作实际,自制了安全技能知识200题库,在班前会上采用“口述工序”等方法,抓住难点干中学,结合岗位重点学,进行技能培训学习。
    “学”为种,“用”是果。为将学习力转化为生产力,变成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特采队鼓励员工带着问题学习,通过学习解决问题,通过解决问题提高工作能力。他们根据工作面倾角大,导致综采支架、溜子下滑的生产难题,研究出了改变上下平巷倾斜度的办法,从根本上解决了这一关键性难题,该矿同类工作面推广应用了这一方法,大大提高了全矿的采煤效率。为解决炮采后人工攉煤的现状,特采队的员工在31317工作面实施放炮落煤、采煤机装煤新工艺,不仅解决了各工序之间相互制约的问题,加快了采煤的循环作业次数,每月还多出2000吨炭,可创效益60万元,每班节省20个工,每天可节约人工费3000多元。
    特采队的员工们在干中学、学中干,从工作中体会到学习成果转化的快乐,大大提高了学习积极性、实践主动性、工作的创新意识,组建一年多来,孙村矿特采队先后在12个工作地点采煤、掘进、安装、撤除,让7批600多名新工人在不同的岗位、不同的环境中进行锤炼,促使着员工队伍由体能型队伍向学习型、知识型、创新型队伍的转变,使特采队成为培养一线生产技术骨干的“摇篮”,自组建队伍来,该区共完成各类创新项目以及小改小革56项,员工提合理化建议1524条。
    山东新矿集团孙村矿党群部  刁琳波  271219
  手机:1318183853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7-30 11:47:20 | 查看全部

回复: 孙村矿特采队的“特色”教育

这应该是具有新闻价值的报道,可惜没有写好,建议改一下,导语突出为农民工创建“实践基地”这一事件,导语后有起因、过程、农民工反映、结果等。标题也要到位,不要用“特色教育”这类不知是何的语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