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82|回复: 0

绽放诗词的光彩——中华诗词学会会长周文彰访谈

发表于 2021-11-19 06:56:49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来源:人民政协报 谢颖 

周文彰
编者按:
日前,中华诗词学会公布了《“十四五”时期中华诗词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规划》指出要自觉把诗词文化建设融入国家文化发展战略,紧紧围绕满足人民精神需求、服务国家发展大局,繁荣发展中华诗词,大力推动中华诗词的普及与应用,用优秀的诗词作品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增光添彩。中华诗词传承3000多年,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也彰显着中华文化的自信。本报记者日前就中华诗词的发展创新专访了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华诗词学会会长周文彰。
在建设文化强国中有所作为
学术家园:《“十四五”时期中华诗词发展规划》发布了,中华诗词学会为什么会牵头制定这样一个规划?
周文彰:《规划》是新时代感召的产物。中华诗词发展至今,正处在一个前所未有的伟大时代,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在这个新时代,我国已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正意气风发地行进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在建设文化强国过程中,诗词界作为文化战线的一支重要力量,应当而且能够有所作为。
中华诗词作为一个专有名词,特指中国传统诗词,也就是旧体诗,包括古诗、律绝、词曲、辞赋等。2020年11月30日,中华诗词学会第五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完成了换届任务,新一届学会领导班子走马上任,恰逢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极大地激发了我们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中华诗词学会作为一个全国性的专业诗词组织,肩负着“团结、引领全体会员和广大诗词爱好者”弘扬传统、普及经典、创新发展的重任。因此,组织制定“十四五”时期中华诗词发展规划,明确主攻方向和工作重点,谋划相应措施,对于加强中华诗词学会自身建设、组织动员全体会员和广大诗词爱好者高质量地创作和普及诗词、指导单位会员开展诗词工作、并为其他相关单位和组织开展诗词活动提供参考,更好发挥中华诗词在建设文化强国中的作用,就显得很有必要。
值得一提的是,2001年3月,中华诗词学会曾经制定过《二十一世纪初期中华诗词发展纲要》,我们这次规划是前辈们工作的继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